目录
1、制冷概念
2、常用制冷原理与设备
第一页,共79页。
制冷概念
第二页,共79页。
制冷的概念
制冷:
即致冷,又称冷冻,将物体温度降低到或维持在自然环境温度温度以下。
实现制冷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天然冷却,一是人工制冷。天然冷却利用天然冰或深井水冷却物体,但其制冷量(即从被冷却物体取走的热量)和可能达到的制冷温度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天然冷却是一传热过程。人工制冷是利用制冷设备加入能量,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一种属于热力学过程的单元操作。
人工制冷
第三页,共79页。
人工制冷概述
是通过制冷工质(也称制冷剂、雪种)将热量从低温物体(如冷库等)移向高温物体(如大气环境)的循环过程,从而将物体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此低温,这一过程是利用制冷装置来实现的。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从低温物体移向高温物体不可能自动、无补偿地进行,因此必须提供机械能(或热能等),以确保包括低温冷源、高温热源、功源(或向循环供能的源)在内的孤立系统的熵不减小
制冷系数:
制冷循环的重要参数是制冷系数,工程上也称之为制冷装置的工作性能系数,用符号COP表示。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冷库温度越低,制冷系数就越小。(因此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必要把冷库的温度定得超乎寻常的低。这也是一切实际制冷循环遵循的原则。)
第四页,共79页。
人工制冷的分类
制冷循环包括压缩式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吸附式制冷循环、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及半导体制冷等。压缩式制冷循环又可分为压缩气体制冷循环和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目前世界上运行的制冷装置绝大部分是压缩气体制冷循环。以往,制冷循环应用的制冷剂多半为商品名为氟利昂的氯氟烃物质CFC、含氢氯氟烃HCFC和氨等。但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CFC、HCFC正逐渐被对环境友善的新型制冷剂替代。
R-134a(1,1,1,2-四氟乙烷)是一种不含氯原子,对臭氧层不起破坏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不易燃、不爆炸、无毒、无刺激性、无腐蚀性)的制冷剂,其制冷量与效率与R-12(二氯二氟甲烷,氟利昂)非常接近,所以被视为优秀的长期替代制冷剂。R-134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R-12最佳的环保替代品。完全不破坏臭氧层,是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推荐使用的环保制冷剂,也是目前主流的环保制冷剂,广泛用于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再添加 。R134a的毒性非常低,在空气中不可燃,安全类别为A1,是很安全的制冷剂。
第五页,共79页。
常用制冷原理与设备
第六页,共79页。
目录
1、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与设备
2、吸收式制冷原理与设备
第七页,共79页。
1、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与设备
第八页,共79页。
●制冷工质(制冷剂、冷媒、雪种);
常用有:氨(R717)、氟里昂等;
氟里昂:R11: 一氟三氯甲烷
R22: 二氟一氯甲烷
R23: 三氟 甲烷
R134a:四氟乙烷;
R123:三氟二氯乙烷;
●载冷剂
传递冷量的物质,空调一般是用水做载冷剂。
●制冷量
单位——千瓦(Kw)、 大卡(Kcal)、冷吨(Rt);
1千瓦(Kw)= 860大卡(Kcal);
1 冷吨(Rt)= Kw = 3024 Kcal ;
100Rt = K w = 30万Kcal
●冷凝温度
气体液化时的温度(在一定压力下)同一物质冷凝温度是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与设备
第九页,共79页。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与设备
系统组成:
压缩机,节流阀,蒸发器和冷凝器等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过滤器,油分离器,储液器)。
第十页,共79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