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合同诈骗.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合同诈骗合同诈骗是高发的一类经济犯罪案件,认清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在签订合同时加以防范,最大限度地确保企业资金、货物安全。合同, 又叫契约, 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一旦签订, 就具有法律效力, 人们经济交往自然变得稳妥可靠。但是, 合同是由人来订立的, 有的骗子往往把这个最安全的契约变成最危险的陷阱, 他们精心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的圈套, 使大批企业和个人债台高筑, 甚至濒于破产。尤其在商品购销合同和产品加工供货合同中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现象最多, 而且对象往往集中在刚创业不久的企业身上。常见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以定金为目标, 利用两个合同的主副关系, 迫使对方违约,“没收”定金。比如合同上规定: 某月以前双方在江西交货付款。但江西的地理范围很大, 究竟在江西何处进行交易, 则不够明确。这样的合同是无法履行的。为了弥补这种漏洞, 就需要再订立一份细则性的副件, 加以完善和解释, 这个副件就是所谓的副合同, 前一个即主合同, 实际执行以副合同为准, 针对这一情况, 那些根本无力也无意履行合同的骗子, 就故意在主、副合同之间制造矛盾。这样, 当一方按照执行合同( 副合同) 的规定履行合同时, 骗子就以不符合主合同的原则为由,宣布合同无效,从而“没收”在签约时得到的定金。二、利用合同和图纸上规格的矛盾进行欺诈。在签订产品加工合同时,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应使合同上产品的规格与加工图纸上的规格一致, 骗子们往往在厂方代表未觉察的情况下, 故意与厂家订立与图纸要求不符的合同; 或者利用签约时厂家因大意或缺乏常识而没有在合同与图纸上盖上骑缝章的漏洞, 偷换加工图纸, 使合同上所规定的产品计算单位、精度要求与图纸相应的标准产生矛盾, 以此为借口诈取合同款、违约金及赔偿费等。三、以中介服务为名, 介绍订立假合同, 捞取信息费。为了扩大业务往来, 不少厂矿企业往往委托一些精通信息的人为其介绍业务。骗子们也经常以这种介绍人的身份出现, 通过虚设客户、谎报信息、假称委托等方式与厂家企业签订假合同, 在捞取信息费后, 便以各种借口百般抵赖,以掩盖其毁约诈骗的罪。四、双方串通, 与厂方订立假合同, 在收取信息费后, 便以加工产品不合格为由,宣布合同无效,共同坑害厂方。骗子们事先串通一气, 一方假扮客户,一方假装介绍人,先由“介绍”人出面找到厂家,谎称有客户需要加工某种产品, 然后由客户出面与厂家签订加工供货合同。在厂家付给“介绍人”信息费后,“客户”便寻找借口, 宣布合同无效,而信息费是被“介绍人”和“客户”私下瓜分。五、私刻某些单位公章, 谎称接受委托, 向外发包业务, 利用合同进行诈骗。骗子们虚构大宗业务,伪造委托书,谎称自己是被委托人, 与客户签订合同。收取“业务费”后,以合同不合规定等借口毁约, 进行诈骗。如职工刘某,编造了某单位要建造一栋综合大楼的谎言, 并以负责人的名义拟写了承包协议书, 盖上私刻的单位公章, 向外发散信息,到处寻找承包施工队。在半年的时间,有 15 家建筑工程队上钩, 每当付完“业务费”后, 刘某又找借口推托, 10 多万元的“业务费”成了他囊中之物。六、以提供紧俏商品为名, 签订无法履行的合同, 进行诈骗。行骗者根本没有货源,只是利用了人们崇尚紧俏商品的心理来施展欺骗术。一段时期,钢材价格上涨,产品紧俏,某地两个骗子

合同诈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