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申请总结发信站: 瀚海星云(2010 年 04月 30日 00:57:12 星期五), 站内信件景: 0604 Plasma Physics GPA: 大研前 (or , ) ,4系( 近代物理) 排名 6/152 GRE: 460/800/ Sub 990 TOEFL: 29+24+23+21=97 大研 A- ,无 Paper GPA 就不说了,自己花多少精力在课程上自己心里清楚。 GT 不咋地, 勉强够用吧,可能被一些学校第一轮就刷下来了。。。大三下才进实验室, 当时就想快找点东西做, 没怎么考虑就接受一个导师心里都没底的课题, 导师想让本科生探探路。。。于是, 大三下和暑期大研都在基本没有任何指导地一个人摸索。何大奔暑假都开始投 paper 了。。。没法比啊。自忖精力不够,就没去想又有高 GPA 又有 paper 那种美事了。于是我的大研悲剧的成为了调研, 至今才出了点结果, 准备写成毕业论文。不过我非常认同我导师郑坚老师一直强调的:我们通过进实验室工作主要是要学会一整套做事情的方法, 就算以后不做科研了, 做事方法都是相通的。我对大研的观点是, 找一个简单点狭窄点的课题, 至少开始自己有能力掌控其中的 50% ,另外 50% 通过努力去弥补, 然后完整的完成它就是一次很不错的经历了。我就没选好课题, 感觉刚开始 80% 都不是我能力能掌控的, 人的精力真是有限啊, 特别是被出国压迫的娃们。申请结果: Offer: ******@UMich () (Accepted); ******@UCSD (); ******@CU-Boulder ();?? ******@Rochester (); ******@UToronto ();?? Rejection: ******@UMich; PSU; Yale; UMD; BU; JHU; UVa; CMU; ******@Princeton;?? Phys&******@UW-Madison; ******@Caltech; ******@UMN; ******@USC;?? Withdraw: ******@OSU; UMN; Rochester; TAMU; UC-Davis; Purdue; Rice;?? Silent Rejection: ******@Berkeley; ******@UIUC; ******@UT-Austin; Duke ( 其实一直在他家 waiting list 上没转正) 算上一个学校申两个系的,我申了将近 30 所。可以看出来我申请的时候没什么自信,也因为我申请方向并不单一。结果还算正常吧, 没有悲剧也没有人品爆发。别看 EE@ UMich 挺光鲜,其实我被招去做低温等体模拟,我对其兴趣一般。当然是有机会转其他方向啦, 想进工科发展, 等体专业是一个好的选择。这一点 sangoku 已经做过广告了,我就不谈了,有问题站内 Mail 。下面详细谈谈我申请的全过程,希望给师弟师妹(不限于等体专业)一点借鉴。有点长,没耐心的就此止步吧。。。我的申请从 正式开始。之前在做大研和备战 的托福。当然在这之前周围很多人都已经开始申请了, 我不时在受着熏陶, 各种信息和资源虽然没时间看但已经存下来或者收藏夹里了。其中 sangoku 是 06 Plasma 申请的领军人物,我实验室哥们,有这么做事积极主动的人在身旁真是万幸啊, 特地感谢。他早早的组织大家分工合作把美国 Top100 学校中涉及 Plasma 的实验室和教授都揪出来了。申请的确是一个大工程,好了, 让我们 take a deep breath 走上属于自己的申请旅程吧。记得一个师兄说过, 申请是一次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的买卖。我们从零开始,开始完全不了解美国大学或者只知道几个像 MIT , Stanford , Harvard 这种响当当的名字。一点点的通过各种信息来源有一个概观的认识, 然后深入了解每所想去的学校和实验室。而我们是不可能也不需要了解美国大学的全部, 很多人都是到了美国本土之后才会有全面的认识。所以, 我们应该要搞清楚哪些是必须知道的, 而哪些是冗余信息。哪些需要先知道, 什么后知道。前辈们已经把整个申请的流程详细地总结在了一个叫“飞跃手册”的奇书之中。有了这本百科全书式的申请指导,我们会有安全感很多。因为我们只需要按着它的章节一点点做下去就能完成申请这个漫长的工程。但为什么有的人拿到了自己 dream school 的 offer , 有的人会悲剧?除了人品因素, 就是每个环节做的事能否最大程度有利于自己的申请。“太傻十日谈”这本书就谈了如何 move in right direction ,很多人觉得这本书故弄玄虚, 没有实践意义。但
出国申请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