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方式调查报告——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姚集镇 6 名大学生村官为例一、前言 2012 年下半年, 江苏省实行了“千名大学生村官计划”, 从省内外多所高校选派了上千名优秀大学生到 1011 个经济薄弱村任职。截止到此次调查开始时( ) ,这些大学生村官们已经在农村(社区)工作了一年半时间, 在这一年半时间里, 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如何?他们在生活工作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又将如何解决?这些情况和问题都值得关注和思考。笔者借寒假回家时间, 对本镇 6 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调查走访, 比较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得到一些实际资料数据, 结合自己所学所见所感略加分析, 写成此报告。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以期进步。二、关于此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1 、调查时间:至 8 日,为期三天。 2 、调查方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注: 共发放 6 份问卷, 实际收回 6份, 有效问卷 6份; 并对下表中加下划线两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访谈, 记录了访谈结果。)3 、调查对象:姚集镇 6 位大学生村官。附:被调查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表姓名性别任职村及职务政治面貌毕业院校及学历专业籍贯王磊男刘集村、村主任助理中共党员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王金贺男湖口村、村主任助理中共党员淮海工学院(本科) 工商管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陈彦伟男魏山村、村委副书记中共党员江苏大学(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张伟伟男刘庄村、村主任助理预备党员徐州师范大学(本科) 财务管理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邢蕾女油坊村、村委副书记中共党员江南大学(本科) 视觉传达江苏省徐州市韩倩女赵场村、村主任助理预备党员扬州大学(本科,在职硕士研究生) 动物科学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 、被调查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状况 1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的 6 名大学生村官在生活上都总体感觉比较习惯。他们每月工资 1000 元左右(与最初省里和县里的规定有差距,少了 500 元) ,由县里直接发放。他们都没有住在各任职村, 住宿是镇里免费提供的, 统一安排在临近街道的两层楼房里住, 家具也是镇里借房东的, 不付费; 镇里还为他们装了有线电视和宽带, 收视费和网费自己支付;伙食自己解决,轮流做饭、值日。可以说, 他们的住宿条件相对于农村平均水平, 还是比较优越的, 但是对于城市里来的大学生村官就感觉有点“寒碜”了。 2 、在问及“生活上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哪些?(多选)”,被调查者选择最多的依次是“交通出行不方便”、“住房条件差”、“生活单调娱乐少”、“饮食不习惯”和“缺少朋友感到孤独”。在访谈中笔者还了解到, 家住在城市里的大学生, 开始时不习惯农村生活, 特别是感到生活单调,除了用电脑看电影、上网外,基本没有其他娱乐活动。由于住所离任职村路程较远,最远的魏山村距离镇上 10 多公里,而且没有开通公交车, 他只能是骑自行车去村里上班, 不方便, 感觉很累,遇到恶劣天气更是不便。 3、在回答“一星期内你大概有多长时间呆在任职的村里? ”时, 被调查者中有 3 位选择“偶尔”( 0-2 天) ,有 2 位选择“时常”( 3-4 天),有1位( 韩同学) 选择“经常”( 5-6 天), 由此可见, 他们平均每星期在各任职村里的时间是 3-4 天, 大部分时间是在住所, 根据笔者三天的观察, 他们白天多是在看电视、用电脑看电影、上网。他们表示, 主要是村里有事时他们才去村里, 而且村里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原来的村委会办公地(本地人称作“村大队部”)不复存在,有的拆迁了没有盖好, 有的卖给私人了, 更普遍的是年久失修, 没法入住办公, 而原来的村干部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 开会通常是在村小学或村干部家院子里,办公是在各自家里。由上可以看出, 这六位大学生在生活总体感觉比较习惯。但是由于农村生活本身的单调, 娱乐场所少, 所以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感觉有些无聊, 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城里的大学生来说, 在生活上有更多的烦恼。而交通条件的落后, 没有公交车, 只有自行车, 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上也添加了劳累和困难。笔者认为, 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 生活上的困难和烦恼总是有的,大学生村官需要进一步适应农村生活,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在访谈中, 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表示, 生活上的困难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难的的,他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克服。(二) 、被调查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 1 、这些大学生村官到任已经一年半了,他们利用自己所学并结合农村实际, 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受到了村民和镇领导的肯定和表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油坊村的大学生村官刑蕾同学在上任之初, 还登上了《新华日报》、《扬子晚
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方式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