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SCSIC Confidential
自动化SMT系统解决方案建议书
3 / 13
SCSIC Confidential
一、项目背景
概况
由于电子产品差异化需求的加剧,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模块化、细小化速度加快。多品种、小批量制造模式是大部分企业目前面临的挑战。同时SMT设备昂贵,如何在多品种、小批量制造模式下提升设备的利用率、操作的准确性将是企业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制造企业除了对制造工艺更高要求的压力外,更重要的压力来源于传统的SMT制造方式将较难适应未来SMT信息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根据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对现有的SMT生产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具体流程及潜在的人工操作风险分析:
序号
工序
具体操作流程描述
潜在的人工操作风险
①
Spear Station
由操作员手工扫描每一块PCB板的条码,录入Spear系统
②
Printer
选择相应的Printer 程序进行PCB印刷
错误调用程序、纠错操作造成延时
③
Placement
PCB进入Placement前需进行扫描确认,再手工调用相应的程序
错误调用程序、纠错操作造成延时
④
Reflow
进入Reflow前需要人工选择相应的程序,加工好后手工扫描每一块PCB板的条码进行品质管理
错误调用程序、纠错操作造成延时
⑤
WAVE
WAVE前后需要人工扫描每一块PCB板,并调用正确的工作程序
错误调用程序、纠错操作造成延时
4 / 13
SCSIC Confidential
⑥
TEST Station
TEST流程检测后再人工扫描每一块PCB板
错误调用程序、纠错操作造成延时
由此可见,在目前的整个作业过关键步骤中,手动操作仍然起到主导作用,如何加快操作流程,提高操作的准确率是对目前SMT生产线提出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潜在人工操作风险及相关建议
通过对照上述流程可以清楚的看出,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工调用程序的有5处,即:
在Spear Station后所有流程(②③④⑤⑥)均需要手工调用程序,无论操作人员多么娴熟都可能因为各种外在原因出错,况且SMT行业人员流动非常大,培训换人等引起的岗位不确定性无疑更会加大误操作的概率,当然也会相应延长产品生产周期,危害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隐患。
如果在以上5个潜在风险点处安装相应的自动化SMT扫描系统,显然的改善效果和受益如下:
1、避免操作人员误操作,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避免不必要的物料,人工,时间等各种损失;
3、缩短操作人员的相应操作时间;
4、提高机器利用效率。
增加了自动化扫描系统的工序流程如下图:
其中加黑色框的Scan为增加自动化扫描系统的地方(①②③④⑤)。
加入自动控制系统后不但原有的操作流程没有改动,也没有增加操作人员或操作动作,而且还在原有流程的处理速度和自动化程度方面进行了优化,具体
4 / 13
SCSIC Confidential
的优点如下:
减少了Spear Station,原有的相应功能由Printer的自动化扫描系统兼任,由Printer端扫描到条码并自动传送到IT Spear 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这样可以节省生产线上Spear Station的成本和操作时间,缩短产品制造周期,同时让Spear系统更加自动化;
由于采用了自动化扫描系统,提高了需要全部扫描PCB流程的效率,即Printer、WAVE和TEST,三个流程的单块PCB扫描到调用程序确定操作时间由原来的大约60秒减少到10秒左右,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从扫描到条码到调用相应程序全面实现自动化,保证了调用程序的正确性,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减少了人为因素,杜绝了人员手工选取程序带来的误操作风险,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任何一台设备的控制电脑都可以通过该自动化扫描系统连接到网络,进行网络化数据管理,不再受控制电脑操作系统版本的影响,减少了单机设备的维护工作量;
每一块进行自动化扫描系统的PCB板都能查询到LOG,并能进行相应分析,提供生产线或生产流程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
减少了工厂相关设备及数据流程的维护工作量。
二、技术方案分析及报价
鉴于工厂内的设备、实施环境的客观性和多样性,我们提出两套解决方案,一个是针对现有设备操作系统满足联网需求(配置XP及以上操作系统的设备)的方案,另一个是基于IT Policy的设备操作系统无法支持联网需求的
自动化smt系统解决方案建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