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1 / 12
word
第一章 绪论
1、制药工业分类
①生物制药、②化学制药、③中药制药。
2、别离过程的本质
3、制药别离工程特点
第二章 萃取别离
1、物理萃取与化学萃取
2、液固萃取
3、液固萃取的萃取过程
4、液固萃取浸取溶剂选择原如此
5、按萃取级数与萃取剂与原料接触方式分萃取操作的三种根本形式
①单级浸取;②多级错流浸取;③多级逆流浸取。
6、液液萃取
7、乳化、形成乳化条件、乳状液形式
①水包油型乳状液;②油包水型乳状液。
8、物理液液萃取、化学液液萃取的传质过程
9、反胶团、反胶团萃取
10、反胶团萃取蛋白质“水壳模型〞的传质过程
11、双水相的形成、双水相萃取与其根本原理
12、双水相萃取过程
13、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
14、超临界流体根本特性
15、超临界CO2作萃取剂优点
16、依别离条件分超临界流体萃取别离操作根本模式
〔1〕恒温变压法:〔2〕恒压变温法:〔3〕恒温恒压吸附法。
17、超临界流体萃取天然产物质量传递过程
18、超声波在萃取中的作用
19、微波在萃取中的作用
第三章 膜别离
1、膜别离
2、膜别离物质传递方式
〔1〕被动传递;〔2〕促进传递;〔3〕主动传递。
3、膜别离物质别离机理
〔1〕筛分模型。〔2〕溶解—扩散模型。
4、别离膜两个根本特性
5、实用别离膜应具备的根本条件
6、膜别离的膜组件形式
7、膜别离操作的死端操作和错流操作
8、膜别离过程的浓差极化
9、浓差极化的改善除工艺设计充分注意外,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0、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相比膜孔径大小顺序
word
word
2 / 12
word
11、微滤膜别离的截留机理
〔1〕膜外表截留:〔2〕膜部截留。
第四章 蒸馏别离
1、蒸馏、精馏
2、精馏式间歇精馏、提馏式间歇精馏
3、间歇共沸精馏、间歇萃取精馏:
4、水蒸气蒸馏
5、水蒸气蒸馏操作方式
〔1〕过热水蒸气蒸馏;〔2〕过饱和水蒸气蒸馏。
6、分子平均自由程、分子蒸馏
7、分子蒸馏机理
8、分子蒸馏过程
第五章 液相非匀相物系别离
1、过滤别离与其推动力
2、过滤别离类型
〔1〕滤饼过滤;〔2〕深层过滤。
3、沉降别离与其类型
〔1〕重力沉降;〔2〕离心沉降。
第六章 色谱别离
1、色谱别离
2、色谱峰、保存时间、保存体积
3、按流动相状态、别离机理进展划分色谱的类型
〔1〕气相色谱;〔2〕液相色谱;〔3〕超临界液体色谱。
〔1〕尺寸排阻色谱;〔2〕离子交换色谱;〔3〕吸附色谱;〔4〕分配色谱。
第七章 电泳别离
1、电泳、电泳别离
2、电泳别离的根本原理
3、等电聚焦电泳
第八章 吸附与离子交换别离
1、吸附、吸附别离
2、吸附质、吸附剂
3、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4、变温吸附、变压吸附
5、吸附别离的吸附过程
6、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别离
7、离子交换别离的离子交换过程
8、按可交换的反离子电荷性质进展划别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word
word
3 / 12
word
第一章 绪论
1、制药工业分类
〔1〕生物制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等原理与方法进展生物反响加工制造而成的原料药。〔2〕化学合成制药〔化学制药〕:由化学结构比拟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全合成〕或由具有一定根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对其化学结构进展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半合成〕的原料药。〔3〕中药制药: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体提取,别离制得的原料药。
2、别离过程的本质
混合物中不同物质间或目标物与杂质间存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异。
3、制药别离工程特点
〔1〕化学合成物、生物反响产物或中药粗提物中目标药物成分含量低,需从庞大体积原料液中别离纯化目标物,即对原料液进展高度浓缩,别离本钱高。〔2〕有些目标药物成分的稳定性较差,使得别离方法的选择受到限制。特别是生物活性物质对温度、PH值很敏感,易分解或失活。〔3〕原料药的产品质量〔纯度、卫生、生物活性〕要求严格,特别是对杂质的种类和含量要求十分严格。去除有害物质同时还要防止有害物质在别离操作过程中混入。
第二章 萃取别离
1、物理萃取与化学萃取
〔1〕物理萃取:萃取剂与溶质间不发生化学反响,溶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子结构相似或极性相似〕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从而实现溶质向萃取相的转移。〔2〕化学萃取:溶质与萃取剂间发生化学反响〔离子交换、络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