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结肠黑病变.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结肠黑病变结肠黑病变昭通市中医院刘信才 1 ?肠黑变病( MC) 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以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 其色素沉着主要与结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有关。国外文献报道较多 ,主要认为与滥用泻药有关 ,尤其是蒽醌类泻药。 2 ?1、病因 1) 与泻药的关系: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数认为,MC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药有关,主要是蒽醌类泻药:如番泻叶、大黄、波希鼠李皮等。其他如二苯甲烷类泻药( 如便塞停)、果导、芦荟、硫酸镁、麻仁胶囊等也有引起此病的报道。 3 ?2)与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有人认为MC 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使结肠上皮受损, 凋亡的细胞和细胞碎片被固有层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经消化后的残余物形成脂褐质样一般的物质,使肠粘膜呈脂褐质外观,且发现凋亡上皮细胞的数量与MC程度呈正相关。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与上皮细胞凋亡无关。故还需进一步研究。 4 ?3)部分慢性炎症肠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导致MC的另一个因素,有报道部分合并有 MC 的病人均无服泻药史,其中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5 ?4)与便秘有关:有发现无服泻药的 MC 病人也发生了黑变病,经治疗排便正常后结肠黑变均有减轻趋势,提示了便秘本身可能是引起 MC 的一个重要因素。 5)其它: 如慢性腹泻、腹部枪击伤后引起MC均有报道。 6 ?2、其可能机制: 1)药物的局部刺激:大剂量蒽醌类药物可使肠腺粘液分泌增加,并使肠上皮细胞产生较多的相容性得合体,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及趋化性,使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引起结肠黑变。 7 ?2) 药物致肠上细胞凋亡:各种泻药进入大肠后,可致短暂的、剂量相关的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产生的凋亡小体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并通过基底膜小孔移行至粘膜的固有层。在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凋亡小体转化为典型的脂褐素或其他色素,随着泻药的长期应用, 这些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终发展成典型的MC改变。 8 ?3)药物本身含有树脂性物质,在大肠内合成色素颗粒,沉着于粘膜固有层, 被单核细胞吞噬而形成黑变。 9 ?3、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而诊断,内镜下结肠粘膜呈黑色、棕色或暗灰色,边缘或早期病变为黄色或粉红色,呈虎皮纹状,槟榔切面样或斑片样;组织学检查固有膜内有大量含黑色素的大单核细胞浸润及黑色素沉着,肠壁其他层次正常。 10

结肠黑病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nfand
  • 文件大小2.70 MB
  • 时间2016-08-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