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安排
指导思想:
以“八荣八耻”为主题教育内容,按照简单易行,力所能及的原则,组织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交流互动,使学生们在活动中心灵受到触动,境界得到提高,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体活动:
(一)“孝敬父母、亲情体验”(2007年7月—10月)
1、在家庭的“三应该”
⑴应该会说的话:
家庭礼貌用语,对长辈说话的敬语,每日常用的问候语,以及接待客人的用语等等。
⑵应该知道的事:
家长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时间、辛勤程度。家长对家庭的付出,父母喜爱的食物、生活习惯及家长的生日等。
⑶应该会做的事:
主动分担家务活:扫除、买油、盐、酱、醋等…
自己的事自己做:洗衣、袜、整理家务 、收拾书包、叠被褥…
自己父母自己爱:为父母捶背、洗脚、端茶、端饭…
能独立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客人:
勤俭节约、不挑吃穿、爱惜文具…
2、妈妈(爸爸)的节日(生日)
(1)妈妈(爸爸)的一天:
从早到晚全程跟踪了解妈妈(爸爸)一天的活动,并作出详细记录。
(2)亲手制作一张节日(生日)贺卡,节日(生日)的清晨偷偷放在他们的忱边,或说一句祝福的话。
(3)征文:“妈妈(爸爸)的爱”。
(4)“妈妈(爸爸)我想对您说”“亲爱的妈妈 ,您辛苦了”通过邀请家长参加的主题班队会面对面说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做合格的小学生(2007年11月—12月)
1、“文明小使者”
人际交往会说文明用语,养成讲礼仪、重礼节的好习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上下楼行走靠右等。
2、“你是我的好朋友”
同学之间互相结对、互帮互助。发现对方一个优点,送上一句格言,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做集体的小主人”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爱护桌椅、花草、文具。增强集体观念,增强合作意识,为集体争光。
(三)“爱心奉献”实践活动(2008年1月—4月)
1、“爱心小天使”活动
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组成各种类型的“爱心小组”,到敬老院、老龄家庭、军烈属家庭,
帮助他们整理房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聊天谈心、读书、读报等。
2、“社区小雷锋‘
以居住区就近组织社区“红领巾社区小分队”、“学雷锋小组”,参与社区的清洁卫生、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及文化活动等。
3、“文明小使者”
文明走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乘车、自觉排队不拥挤,热心为比自己更困难的人让座;公共场所不高声喧哗,不乱扔果皮纸屑;文明游园、不随地吐痰、乱刻乱
小公民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