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瑞典名义(míngyì)账户养老金制
第一页,共31页。
提纲(tígāng)
一、瑞典(ruì diǎn)养老保险制度框架
二、瑞典(ruì diǎn)名义账户制设计
三、基本评价
第1页/共31页
第二页,共31页。
一、瑞典养老保险制度(zhìdù)框架
1、90年代之前的传统养老金制度(zhìdù)
(1)国民养老金(FP),建立于1913年,为覆盖全体国民的定额待遇型养老金。
(2)收入关联型养老金(ATP) ,建立于1960年, 基于工资最高的15年来计算待遇, 缴费满30年,替代率约60%。
FP和ATP都为现收现付制,缴费都来自于工薪税。
公共养老金面临的问题:与通胀挂钓;再分配效果差;劳动力市场扭曲;无储蓄效应。
此外,约80%的劳动力加入“准强制性”的职业养老金,基于劳动力市场协议,替代率处于10-15%之间。
第2页/共31页
第三页,共31页。
2、90年代的养老金改革
1991年成立由七党派代表 “养老金工作组”
1992年公布改革草案(cǎo àn)框架,形成名义账户制雏形
1994年改革方案得到议会通过
1995-1998年改革过程出现搁置
1998年6月通过全部立法,1999年起新制度运行
第3页/共31页
第四页,共31页。
3、改革后的制度框架
第一层次是“保障养老金”(GP),替代(tìdài)原来的FP制度,为家计调查型的最低养老金待遇,针对低收入群体,靠税收融资;
第二层次是名义账户,称为“收入养老金”(inkomstpension) ;
第三层次为实账积累制,称为“费用养老金”( Premium Pension) 。
第4页/共31页
第五页,共31页。
图1 保障养老金与账户(zhànɡ hù)养老金的关系
第5页/共31页
第六页,共31页。
二、瑞典名义账户(zhànɡ hù)制设计
(一)缴费
参保人缴纳名义账和积累账户合计缴费率为工资收入(shōurù)的7%,收入(shōurù)在高于“最低纳税收入(shōurù)基数”门槛时才进行缴费;%;缴费基数上限为“收入(shōurù)关联基数”,雇主缴费超出上限的部分不计入雇员个人账户,进入国家税收。
真实费基是按扣除参保者个人7%缴费后计算,实际 缴费率为:% /93% = 18. 5%。
在18. 5%的缴费中, 16%进入名义账户,这部分缴费资金由4个国民养老金基金(AP)管理。每支基金接收全部缴费的四分之一,并承担相应的养老金待遇支付。
积累制账户分配的缴费率为2. 5%,这部分资金由积累制“养老金管理局” PPM)汇集,由PPM转移给市场上竞争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运营,参保人自己选择投资基金。
第6页/共31页
第七页,共31页。
(二)“名义(míngyì)利率”的确定
其中 t 为年份
It: t年的利率指数(社会平均收入指数)
KPIt : t年6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
Yt : t年16至64岁全部(quánbù)缴费人口的费基收入(工资扣除个人缴费)
Nt: t年16至64岁全部(quánbù)养老金缴费人口数量
Ut: t年社会平均收入
k: (t-2)年份和(t-3)年份社会平均收入估计误差的调整系数
“收入指数”的调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去3年内社会平均收入扣除通胀因素后的年均变化率;另一部分是过去一年中的通涨率。
第7页/共31页
第八页,共31页。
(三)年金待遇的计算(jì suàn)方式
瑞典在确定名义(míngyì)账户养老金待遇时,引入了“年金除数”(Annuity divisor)概念。
其中:
Di:年金除数
K-i:退休年份(niánfèn)数( k = i, i+ 1, i+ 2,等) ;
X :月份数(0, 1, ⋯11) ;
L i:i年龄组人口每10万人中的存活人口数量比
养老金领取最低年龄为61岁
第8页/共31页
第九页,共31页。
表2 年金除数(chú shù)表
第9页/共31页
第十页,共31页。
瑞典名义账户养老金制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