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谈古话今说楹联.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谈古话今说楹联姜玉峰《光明日报》( 2014 年 04月 14日 16版) 姜玉峰: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上海楹联学会会长、上海碧柯诗社社长。黄易:交朋会友贞贤是与闭门静居琴书自娱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康有为:笔有千秋业诗专五字城秀麓光明讲堂主讲人: 姜玉峰时间: 2014 年3月地点: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麓光明讲堂”主持人杨千成(通海一中原校长、著名文化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前不久, 由光明日报社, 中共通海县委、通海县人民政府, 玉溪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秀麓光明讲堂”正式在秀山脚下古乐传习馆开讲。讲堂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通海举办讲座,以期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云南省通海县被誉为“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通海是通江达海的边城, 经千百年来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流影响, 使通海成为一个颇具文化底蕴的小城。云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秀山就是通海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人们誉之为“山林诗苑”和“匾山联海”。秀山之特色之一就是山不在高而匾联丛聚, 所谓“无楹不联、无壁不诗、无额不匾”。“滇人善联”, 全国著名的三楼一祠——黄鹤楼、岳阳楼、大观楼、武侯祠中最受喜爱的名联, 都是云南人撰写。围绕楹联文化的特点和品鉴, 我们特别邀请姜玉峰以《谈古话今说楹联》为题开讲。楹联,俗称对联、对子、楹帖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诗词曲一脉相承的独立文体,是我国弥足珍贵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群众性、时代性、实用性和鉴赏性,为中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从其形成到现在,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应用文体。只可惜一段时间一度势微。在举国开拓创新的大势下,相信通过努力,楹联文化的复兴指日可待。从总书记、总理用联说起十八大以来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利用楹联教育干部,祝福民众。这种把楹联文化成功运用于政治生活的做法,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特别是楹联工作者。 2013 年 11月 27日在山东菏泽市视察时, 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这样一副联: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是镌刻在河南内乡县衙博物馆三省堂的楹联, 由康熙十九年( 1681 ) 知县高以永所撰。联中表述了作者对“百姓”与“一官”的理解和态度。总书记古为今用,赋予了楹联以科学的理念和时代的精神,以此教育党的干部正确处理自身与群众的关系,勤政廉政,为人民服务,造福一方。这是党的路线教育的目的所在。今年 1月 22 日在人民大会堂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会议上读春联拜年祝福: (一)骏马追风扬气魄; 寒梅傲雪见精神。(二)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 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这两副联是广东省梅州市征集春联的得奖作品,公示在《人民日报》上。这两幅作品以骏马比喻进入新的一年——农历马年,以红梅渲染喜庆,以傲雪寓改革需要的精神,从百姓的层面,表达了追求强选读这样两副对联。十分契合会议的主旨和氛围,从一个侧面宣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期间,李克强总理参加山西省代表团议政会议,会上吟诵了晋祠的一副楹联: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这是晋祠同乐亭联,作者是晋祠清末举人刘大鹏,号卧虎山人。此联是嵌名联,把同乐二字用顺嵌、逆嵌、直嵌等手法多次嵌入联中,引人入胜。联作首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集自《易·乾· 文言》,泛指意见相同而互相响应,愿望一致而互相帮助。古代以农历八月初五为千秋节,同时千秋节也是词牌名。寥寥几个字,通过艺术加工,把同舟共济,同心同乐的意念表达出来。而“乐事还同万众心”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情操。与代表们共同欣赏家乡文化,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中央领导重视楹联文化,在楹联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释放出无穷的正能量。联坛、媒体争相传达。通过学习,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首先,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的用联,发挥了引领作用。给全国人民带了好头。这是不成文的发动,是对楹联文化最有力的褒扬,是引领弘扬楹联文化的号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鞭指处,万马奔腾的局面还会远吗? 其次,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用联,起到了极大的鼓励作用。两位春联作者闻讯后欣喜若狂、更加坚定信念自不待说,单就近期媒体的青睐、地方党政部门的空前重视楹联文化就足以说明问题。再次,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用联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为楹联文化正了名。“文革”中好的楹联书籍、好的楹联作品大都被付之一炬。所用之联很多摘自当红者的语录,或凑两句自鸣得意但不成体统的话来滥竽充数。春联也渐由商贩在印刷厂印刷的吉祥话( 大都不成联

谈古话今说楹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627 KB
  • 时间2016-08-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