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纪念馆是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纪念东晋诗人陶渊明而建立。
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隅。1985年7月30日开馆。馆址原是陶靖节(渊明)祠。该祠原座落在县南25公里面阳山靖节墓左前麓,明嘉靖十二至十七年(1533 ~1538)重修,江南民居风格,面积约250平方米,1982年按原貌迁建于今址,祠内原有塑像、匾额、楹联、石刻得到了全面修复。
作者介绍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陶渊明喜爱农村的田园躬耕生活,归隐后,他经常参加农事,种豆采菊,吟诗作文,描绘田园风光,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所做诗文,大多描写田园风光,感情真挚深切,风格朴素自然。以《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等为代表作。今存《陶渊明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原是《桃花源诗并序》前面的小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想像新颖独特,后来独立成篇,以“记”为题成为传世名篇。
豁然( ) 俨然( ) 怡然( )
阡陌( ) 邑人( ) 间隔( )
垂髫( ) 语云( ) 平旷( )
缘( ) 诣( ) 遣( ) 要( )
刘子骥( ) 落英缤纷( ) 郡下( )
huò
yi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qiānmò
yì
jiàn
tiáo
yù
kuàng
yuán
yì
qiǎn
yāo
jì
bīn fēn
jùn
yǎn
.
·
·
·
·
·
·
·
·
·
·
·
·
·
·
·
·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 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 遂无问津者。
朗诵欣赏
《桃花源记》优秀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