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摘要】非遗的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关注的重点。当前, 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非遗保护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也面临环境、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本文以四川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为着眼点,在肯定非遗保护成就的基础上,揭示现存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希望本文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关键词】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 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的概念。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我国的文化生态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 非遗保护面临困境, 加强完善我国非遗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以四川省非遗的保护现状为考察对象, 详尽梳理和分析其取得的成就、遇到的困难和未来的完善,期望对该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鉴参考。四川非遗保护的重大意义非遗保护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四川省委第九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把四川省建设成为文博强省、非遗强省是四川省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是建设具有四川文化特色的精神家园的重要着力点。非遗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保护和挖掘文化遗产, 弘扬和传承地域文化, 对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应站在文化强省战略的高度, 重视和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非遗保护是建设和谐四川的重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优秀的非遗产生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正成为维系四川省各民族各阶层生存、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和谐四川的重要途径之一。四川非遗保护现状考察四川省非遗资源丰富, 以古蜀文化为核心, 以历史文明渊源深厚、区域文化特色显著、遗产荟萃、古蜀文化兼容多元、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等为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四川非遗保护的成就。四川非遗的类别有戏曲与曲艺系列、文昌文化与德孝文化信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口头文学系列、民间美术与手工艺和各种民间信仰与习俗等[1] 。目前,省、市、县非遗保护体系已形成, 其结构严密、机制科学、措施到位, 凸显了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和高效性。一是法律与政策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 ,于 2011 年6月1 日起正式施行。《非遗法》十分强调对文化整体的保护,第二十六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2]2005 年3月 26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3] 国务院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作出了清楚明晰的阐述,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2005 年7月, 四川省财政厅草拟《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4] 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管理方式、使用规定和监督检查等具体内容。[5] 各级政府对非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博物馆等实体在税收、土地、规划、生产资料、规费、宣传、培训等方面都执行了公益文化产业项目政策, 给予了非遗保护非常重要的支持。二是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国际非遗节”是国际社会首个以推动非遗保护为宗旨的大型国际文化节会。 2011 年第三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举办了 6 大类 370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