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的无奈
楼主发表于:2014-07-09 10:39来源于:襄阳市2014年中小幼教师全员远程培训项目
在三年级以前,乔乔经常把手举得很高,希望老师能叫自己起来回答问题。可是,她很无奈地发现,自己的想法经常跟老师的不一样,尤其是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乔乔撅着嘴,一本正经地说:“我在语文课上喜欢发言,就是有时候没有办法说到点子上——老师的那个点子上。”
2009年秋天,叶开第一次参加了女儿班级的语文公开课。课上老师讲的是课文《带刺的朋友》。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齐全,学生6人一组,课桌面对面拼在一起,像圆桌会议一样便于分组讨论,颇有民主、平等、交融的气氛。课堂上一让提问,叶开就看见乔乔把右手举得高高的,但老师就是不点她。后来老师说换个方式,找不举手的同学提问,乔乔故意把手放下,但依旧没被点到。叶开在后面看着,觉得一阵阵心酸。后来乔乔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提问的机会,老师却回答不出她的问题,“这个问题等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再回答。”
回到家,叶开查阅资料发现,《带刺的朋友》改编自一位作家的文章,编者对这篇文章进行删节和修改后,导致课文前后逻辑接不上,所以老师根据课文确实回答不出乔乔的问题。
乔乔告诉爸爸,这种公开课事先已经演练好,一旦有提问机会,班里大多数同学都要举手,但老师只找举左手的人回答。这让叶开想起了30年前自己上公开课的情景,这让他异常气愤--“30年了,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不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
“我们最应该反对的就是虚假!没有真的善是伪善,没有真的美是臭美。”2010年11月底,在应邀给上海一所知名小学的老师作讲座时,叶开始终强调自己的这一观点。他给讲座取的题目是“教书还是教真”。
讲座开始前,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向叶开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这几年来,她只要让学生以
“我的爸爸”为题写作文,就会发现班里的学生几乎全都写自己病了或者是摔了跤,然后爸爸背着他们上医院。这位老师忍不住感慨:“连教材都可以作假,那么其他的假,像这些作文模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语文废品流水线: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
现在,英文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乔乔已经读了四分之三,但是拿起自己的语文课本,她依旧非常痛苦。“尤其是这学期的课文,开始讲战争故事。我是女孩子,不喜欢打打杀杀,我特别讨厌动不动就死人。”乔乔晃着自己的马尾辫说。她更受不了的是,当老师讲到课文中有人牺牲时,男生们就说,那个人“挂了”。这让乔乔觉得,他们像在玩电子游戏一样,别人死了都无所谓。
这学期的语文期中考试,乔乔又没考好。有人说:“你看了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才考80多分?”乔乔当时有些伤心,但回家后王琦告诉女儿:“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为了期中考试。”而叶开在那所小学的讲座结束时,有老师站起来说:“我们能怎么办呢?教材就是这个样子,考试就考这个教材,我们不能不用啊。”
叶开给出的建议是:语文课可以上得再简略一些,老师自己可以多看一些经典,然后把孩子带向阅读经典之路。
关于这一点,他和不少人达成了共识———现在不少老师在自信而勤奋地做着愚蠢的事情,如果大方向错了,老师越负责,对孩子的伤害越大;把孩子这个易碎品摔得破碎,家长要想粘起
乔乔的无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