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 ! .
峨眉山佛光医院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现代化医院的设备维修,是事前维修保养、事后及时修复的高科技、高效率的一整套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临床医疗工作是息息相关,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院的经济效益与救死扶伤的职能。
提高维修效率的关键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维修人员应尽可能的多学一些先进技术和经历,努力向维修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知识化迈进,切实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从而更好地为医疗工作效劳的同时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人员进展登记并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将收集到的资料进展整理入档。档案里的资料包括设备购置合同、设备和厂商家相关资质证明、验收单、随机技术资料〔产品样本、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线路原理图、设备装箱单、合格证、进口设备原产地证明等〕。设备入档时要认真填写设备档案〔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价、国别、厂商、主要配件名称、使用科室、到库日期、启用日期和主管人、设备预计使用年限等〕。有条件的要将建档文件容输入微机的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管理、方便查阅。
2、将医疗设备分类:
第一类设备(A类)为重点设备:如MRI、CT、DR、DSA、*光机等贵重医疗设备。
第二类设备(B类)为准重点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球计数器等实验室设备。
第三类设备(C类)为非重点设备:如加湿器等。
. .
. ! .
3、建立科室设备分户台帐、明确使用人的职责并进展日常维护和使用登记。
二、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主要由使用科室完成。对操作人员,要进展上岗培训〔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取得"大型设备上岗许可证"〕,加强事业心、责任心教育。
1、医院要成立由医务科和设备科组成的管理监视小组,每个月到各科室检查一次。对违反医疗设备管理规定的使用科室,将进展全院通报,假设造成经济损失的,医院将给于经济处分,从科室奖金中扣除。
2、对C类设备制定出操作规程和考前须知及管理细那么,随机悬挂。对B类以上设备,要专人管理专人使用,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填写详细的交接手续。
3、各类设备都要建立科室分户台帐,由主任或护士长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科室的设备分布及使用情况。管理人员变动时严格交接帐,并有管理小组成员在场监视,交接双方及监视员在交接清单上签字。
4、认真及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如实反响设备运转情况。不得随意编造,不得事后补写。
三、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研、教的重要工具,是医院生存、开展的物质根底,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局部。为保证临床医疗的正常进展,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那么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制定制度如下。
1、医疗设备巡检要求:
(1)、巡检保养周期:设备维修人员每季度定期对全院在用医疗设备进展全面巡检保养。维修人员每月对重点科室设备〔急诊科、手术室、ICU、产房、血透〕进展科室巡检,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2)、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展全面检查、做到眼见、耳听、鼻闻、手摸。对所有医疗设备的运行环境〔防静电、防尘、防潮、防蚀、防霉等问题〕进展巡查,对水电气路进展巡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程度进展检查校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良维护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
. .
. !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23029757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