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毫米的认识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士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展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展简单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开展估测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 课件、直尺
学生: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二银行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醒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之前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有厘米、分米和米〔出示课件〕
2、估算活动:
师:我们在学习厘米的时候也学习了如何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同学们,如果不用直尺,你能估计一下数学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大约有多少厘米吗?把你估计的结果填在我们发的表格里,一会儿我们请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估计的。
. .
. ! .
〔出示课件〕
学生答复估计的结果并说出估计的方法。
3、测量活动:
师:刚刚大家估算的方法都很好。那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数学书准确的长、宽和厚是多少厘米呢?
生齐说:用尺子量!
师:好!那么我们就动手来测量一下吧,然后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里。
〔出示课件〕
巡视时需重点观察的:
看学生测量时的方法是否正确,是不是和直尺的0刻度对齐;
看学生测量厚度时,书本是否捏紧;
看填表时,不是整厘米时,他如何描述。
师:请同学答复一下测量的长、宽、厚是多少厘米。
课件出示表格,重点标出18厘米多一点和1厘米少一点。
师:通过我们刚刚的测量,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测量的长度有的不一定是整厘米有的不到1厘米,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写呢?我们不能就写18厘米多一点吧,不然就会有的同学问你多一点,到底是多多少呢"你怎么答复?
师: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1〕,它用英文字母mm〔板书2〕来表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毫米的知识。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出示课件的同时板书〕
毫米 mm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