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指在移除粘胶产品30分钟或以上后,皮肤出现红斑和/或其他的皮肤异常(包括但不限于:水泡、大泡、糜烂或撕裂)现象依然存在。
第一页,共23页。
分类
MARSI
机械性损伤
毛囊炎
皮肤浸渍
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
第二页,共23页。
1、机械性损伤
皮肤剥脱:一层或多层角质层缺失,表皮可表现为局部发亮
粘胶移除导致表皮细胞分离
反复的使用和移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破环
常发生于极端年龄,但是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
儿科发生率8-17%
第三页,共23页。
2、毛囊炎
毛囊的炎性反应,为毛囊周围皮肤小型的炎性反应
不恰当的移除胶带(太快、角度太高)会导致毛囊炎症
第四页,共23页。
3、皮肤浸渍
密闭的胶带,皮肤处于潮湿的环境
皮肤呈现出皱缩,颜色变白/灰
皮肤浸渍造成PH值上升,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继发性压力及剪切力损伤
第五页,共23页。
4、接触性皮炎
呈局部性、局限性、炎症改变在粘胶与皮肤接触的部位
医用粘胶是一种很普通的引起非过敏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反应更容易暴露发生
皮肤未干燥就使用粘胶产品会增加发生率
第六页,共23页。
5、过敏性皮炎
炎症部位呈弥漫性、扩散性
真正与粘胶相关的过敏性皮炎发生率尚不清楚;对于疑似过敏性皮炎,应立即考虑适宜调查(如斑贴试验或过敏性试验)
临床发生率低,小于1%
第七页,共23页。
评估
定期评估皮肤
当皮肤发生损伤时,评估其损伤严重性
获取病患既往史、探讨疑似过敏和敏感性
探讨疑似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第八页,共23页。
预防
识别出现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高的患者是预防此类损伤的关键
皮肤护理,包括预防与粘胶相关的损伤,对于所有医疗保健提供者而言均应是一条护理标准
良好的营养和水化有利于预防与医用粘胶相关的皮肤损伤
如果发生过敏性皮炎,以后就不能再使用同类产品
第九页,共23页。
粘胶的选择
1、使用粘胶产品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预期目标
解剖位置
环境条件
第十页,共23页。
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