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赤壁赋精品(jīnɡ pǐn)课件
第一页,共25页。
英雄(yīngxióng)业绩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者
第1页/共24页
第二页,共25页。
翻译(fānyì)与理解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bùkě)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和鱼虾做伴侣,与麋鹿交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互相劝酒。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拉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mínɡ yuè)一起永世长存。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寄托在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第2页/共24页
第三页,共25页。
天地(tiāndì)阔远
而自身渺小
第3页/共24页
第四页,共25页。
长江无穷
而人生(rénshēng)短暂
第4页/共24页
第五页,共25页。
翻译(fānyì)与理解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wù ɡè yǒu zhǔ)。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我对客人说:“您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yī miàn)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yī miàn)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
第5页/共24页
第六页,共25页。
翻译(fānyì)与理解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shì zhě rú sī)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感情色彩如何(rúhé)?
本段的感情色彩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rúhé)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第6页/共24页
第七页,共25页。
翻译(fānyì)与理解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xiāngyǔ)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了酒杯,重新斟酒再喝。菜肴和果品都吃完了,空杯、空盘杂乱地放着。我和客人们互相靠着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Dōngfāng)已经发白。
终写矛盾解决,主客皆大欢喜。但作者的这种和超脱,却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在旷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
第7页/共24页
第八页,共25页。
面对(miàn duì)灾难性命运,苏轼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第8页/共24页
第九页,共25页。
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jīngshén)寄托。
第9页/共24页
第十页,共25页。
赤壁赋精品课件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