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颗粒物档.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此外汽车也会直接排放颗粒物。 二次征求意见稿首次增加了颗粒物粒子数量这一污染物
控制项目, 颗粒物排放限制加严 82%,可促使汽车采用更有效的排放控制技术, 降低细颗粒
物的排放量。
与第四阶段标准相比,污染物控制项目新增了颗粒物的粒子数量( PN)的测量
和限值要求。对颗粒物的粒子数量加以控制,是为了更有效的控制颗粒物排放。
目前,汽车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主要有分流式过滤器、 壁流式颗粒捕集器 (DPF)
等。颗粒氧化型催化器( POC)是常用的分流式过滤器,也是目前国内企业用的
较为普遍的技术, 该类技术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少颗粒物的质量, 但同时有可能会
使细微粒子的排放数量增加, 这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都是极为不利的。 壁流式
DPF 可以解决分流式过滤器存在的问题,对颗粒物质量和数量均能有效削减。
因此,增加粒子数量要求将引导企业在技术路线上从分流式过滤器转向壁流式颗
粒捕集器( DPF),以便更为有效的控制颗粒物排放。
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 有害物质 (例如, 重金属 、微生物等),且在
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影响范围较大。
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 呼吸道 的部位越深。 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 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 支气管 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 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 缺氧状态。
国五测量颗粒物图
颗粒物测试

颗粒物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jx0413
  • 文件大小259 KB
  • 时间2022-01-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