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消毒与个人防护.doc----
-------------
传染病消毒与个人防护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梁建生
第一部分 传染病消毒
一、消毒学中有关术语的基本概念
1、消毒学(scienceofdisinfection )是研究杀灭、清除和抑制
体外病原微生物理论、药物、器械与方法的科学。从广义上来说,消
毒学的概念包括灭菌、消毒、防腐、保藏四个方面的内容。
2、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
其达无害化的处理。在杀菌试验中,为便于对结果做出评价,除有特
殊规定者外,当试验菌杀灭率≥ %,或对自然菌杀灭率≥ 90%者,
可判为符合消毒要求。
3、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
理。在试验中,除有特殊规定者外,以将试验菌芽胞(菌量 >106cfu)
或自然微生物全部杀灭者为灭菌合格。
4、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disinfection ):指在没明确传染源存
在的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5、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ofedidimicfocus ):是指对存在或
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6、随时消毒(concurrentdisinfection ):当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
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7、终末消毒(terminaldisinfection ):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
对疫源地进行的彻底消毒。
-------------
----
-------------
传染病消毒与个人防护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梁建生
第一部分 传染病消毒
一、消毒学中有关术语的基本概念
1、消毒学(scienceofdisinfection )是研究杀灭、清除和抑制
体外病原微生物理论、药物、器械与方法的科学。从广义上来说,消
毒学的概念包括灭菌、消毒、防腐、保藏四个方面的内容。
2、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
其达无害化的处理。在杀菌试验中,为便于对结果做出评价,除有特
殊规定者外,当试验菌杀灭率≥ %,或对自然菌杀灭率≥ 90%者,
可判为符合消毒要求。
3、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
理。在试验中,除有特殊规定者外,以将试验菌芽胞(菌量 >106cfu)
或自然微生物全部杀灭者为灭菌合格。
4、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disinfection ):指在没明确传染源存
在的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5、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ofedidimicfocus ):是指对存在或
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6、随时消毒(concurrentdisinfection ):当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
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7、终末消毒(terminaldisinfection ):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
对疫源地进行的彻底消毒。
-------------
-----
----
-------------
8、有效氯(availablechlorine):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
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 (非指消毒剂的含氯量)。
用其含量(mg/L),或在溶液中的百分比( %)表示。
二、需要消毒的传染病
目前,我国规定需要消毒的传染病有:①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等;②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天花、白喉、流行性感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③接触传染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性病、皮肤病、艾滋病、病毒性结膜炎等;④动物源性传染病:炭疽、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
三、消毒作用水平
根据消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分为以下四类消毒作用水平:
1、灭菌方法:可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方法。属于此类的
有:干热、压力蒸汽和微波灭菌、电离辐射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
理灭菌方法,和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乙型丙内酯、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和某些复方含氯、含溴化合物等化学灭菌剂。
2、高效消毒方法:可杀灭一切致病性微生物的,使其达到无害
化、但不一定需达灭菌水平的消
传染病消毒与个人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