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的家风故事.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的家风故事.docx十里春风不如微醺家风
风吹三重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家,组成我们的国家,也正是由这充满各色家训的家,组成拥有优良传统美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家风家训,它们引导着人们走向五彩缤纷的世界,健康快乐的成长。
古有《朱子治家格言》,今有《傅雷家书》,或有白纸黑字的家训,或有口口相传的家规,耳濡目染,约定俗成。演绎了多少惊为天人的传说。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过二十七载。回顾父母对我们兄弟姐妹的教育,我们的家风不就隐藏其中了吗?!细细回味,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对我们在往后的人生道路实在影响深远。我人生的启蒙老师,父亲,您对我们的影响恐怕连您自己都没有察觉。
吃亏是 xx。
打从有记忆起,这就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经济不发达的九十年代,落后的农村,又有谁会想到合作共赢呢?!大家能想到的也都是无利不起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简单的道理。所以,为了家门口的一寸地,都有可能吵个鸡犬不宁。可是父亲偏不这样。
自家在邻居门口有一块地,父亲为了方便邻居,竟然主动提出用靠近邻居家门口的地换邻居偏僻的地。为了这个,母亲和他大吵了一架,最后父亲竟然用阿 Q 精神安慰自己说母亲是头发长见识短。如今想
来竟然真的是为母亲感到冤枉。
我们家曾经做过几年的生意,那时候人人都想多赚一点,只父亲是个例
外,天天挂在嘴边的是 “薄利多销 ”这一句话,说是要对得起顾客,自然,没过
几年,生意是做不下去了。那时候姨妈说父亲是没有经济头脑。
1 / 3
如今细细想来, “吃亏是福 ”已在他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小时候的我们,也从来不会像邻居的孩子一样,因为偷了东家的荔枝挨骂,摘了西家的黄皮果儿北罚跪。我们深知,吃亏是福。
知识就是财富。
父亲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贫穷与饥饿,使他经常自嘲是 “三级残废 ”,在出卖劳动力没有优势的年代,父亲便努力读书,由于自身原因,五七高中毕业
后他便没有继续深造。知识没有改变父亲的命运,他依然是农民,面向黄土背朝天,可他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子女的命运。
从记事起,《唐诗三百首》就是我们姐妹人生的第一本书,从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就着方言,跟着节奏,这就是我最初的童谣,直到翻开小学课本老师要我们背书,才发现,这些诗歌,早已烙印
在我们的脑海里,只是上学了,读书要用普通话,所以,就相当于再一次认识这些陪伴我整个童年的朗朗上口的童谣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千年左右,我读小学四年级,父亲每月都会订杂志,《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记忆中最快乐的事,就是晚饭
后,迅速完成作业,偷偷拿一本杂志回房间,就着橘黄色的瓦斯灯泡,在
一个个故事中,入眠。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终于,我的 “罪行 ”还是被发现
了,本以为是被没收杂志增加家务量,换来的却是一盏台灯。从此便学会在父
亲面前 “投其

我的家风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