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doc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1 / 471 / 47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长治市城区防洪应急方案
总则
编制目的
立足于现有的防洪设备状况, 对海河流域浊漳河水系长治市
城区段的石子河、黑水河等河流的历史洪水进行科学剖析论证,
测算河流和有关桥梁的现状过水能力,并以此为依照,早先拟订
各级洪水相应的预警及防、抢、避举措,做好城市洪涝灾祸事件
的防备与处臵工作,保证城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祸损失, 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安全稳
定和可连续发展。
编制依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流管理条例》。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整体应急方案》、《国家防汛抗旱
应急方案》。
3、《山西省防汛应急方案》。
4、《长治市城区防洪方案》( 2010 年编制)、《长治市城
区水利发展 “十二五 ”规划》。
合用范围
本方案合用于长治市里内突发性洪涝灾祸的预防和应急处
臵工作。
1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47 / 4747 / 47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工作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防汛与抗旱并举,努力实现
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不停提升防汛的现代化水平。
2、防汛工作推行区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一致领
导,一致指挥,一致调动。
3、坚持安全第一,枕戈待旦,以防为主,防抗联合的原则。
4、防汛工作依照地区一致规划,坚持就地取材,突出要点,
遵从全局,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坚持民众参加,军民联防。
5、坚持工程举措与非工程举措相联合的原则。
城市概略
自然地理
自然概略
长治市城区地处上党盆地东边沿,东依太行山西麓,西临浊
漳河南源,南北分别与长治县、郊区为邻。地理坐标位于北纬
36° 08′至57″36° 12′,55东″经 113° 04′至45″113° 08′。57方公里,此中: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 14 平方公里,平
川区 平方公里。地区地形呈长条形,南北长,东西窄,为南
北走向,南北长约 11 公里,东西宽 公里。地区地势为东南高,
西北低,最高点为东部嵩山岳,海拔高程 米(黄海),
最低处在石子河出境处,海拔高程 908 米。地区地貌为:东部为
南北走向的东山,形成一道自然绿色屏障,山坡地面起伏较大,
冲沟发育,此中:东山顶部分为土石山区,地面坡度在 15°—20°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3 / 473 / 47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2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47 / 4747 / 47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之间,最大处在 25°以上,相对高差 120 米,植被相对较好;山
坡下部为黄土丘陵阶地域,地面坡缓,以阶地台田为主,冲沟发
育,沟壑密度为 28 公里 /平方公里,切割深度均匀为 54 米左右,
地面坡度一般为 2°— 3°,较大 10°—15°;地区西部为冲积平原
区,地势平展,是全区的农业精髓区和工业集中区。
天气的基本特色
长治市城区因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大海性季风作用相对较弱,大陆性季民风候影响富强长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民风
候,四时分明,冬长夏短,春略擅长秋。多年均匀年降雨量为 毫米,最大年降雨量 毫米(2003 年),年最小降雨为 毫米( 1965 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派不均,一般状况下,春天(3—5 月)占 %,夏天(6—8 月)占 %,秋冬天(9 —2 月)占 %,特别集中在 7—9 月,且多以暴雨型出现,一
次 24 小时最大暴雨降水量为 毫米( 1976 年 7 月)。地区年均匀气温为 ℃ ,夏天极端气温 ℃ ,冬天最低气温
-℃,年均蒸
长治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