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青草(qīngcǎo)抽搐
第一页,共18页。
概 述
本病多发生于人工草场(过多施用氮、钾肥料)上放牧的牛群,在天然草场上放牧的牛群极少发生。发病(fā bìng)通常出现在早春放牧开始后的前2周内,也见于晚秋季节。施用了氮肥和钾肥的牧草危险性最高。
第1页/共18页
第二页,共18页。
病 因
其病因是多种能使血镁含量减少的因素。多年来的研究已确认本病是由于极为(jí wéi)复杂的无机物代谢异常,特别是镁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现就本病发生的具体原因分述如下:
第2页/共18页
第三页,共18页。
病 因
1. 土壤中镁缺乏和钾过多
分为镁缺乏和钾含量过多的两大土壤类型。前者是由花岗岩、火山灰等酸性土壤自身或气候,以及人为(rénwéi)条件等使土壤中镁缺乏或溶解流失,导致镁含量减少;后者是由于草场(人工草场)施用钾肥过多使土壤中钾含量增多,由于钾和镁离子的颉颃作用而阻 碍植物对镁吸收,使饲草饲料缺镁或镁含量过少,这是低镁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所在。
第3页/共18页
第四页,共18页。
病 因
(hánliàng)不平衡
本病发生与牧草的矿物质含量(hánliàng)有密切关系。牧草中镁含量(hánliàng)%以下时,氮和钾含量(hánliàng)显著增多;牧草中K/Ca十Mg摩尔比在1.8~2.2 以上时易发青草搐搦。在氮含量(hánliàng)过多的草场上放牧的牛群,其瘤胃内便产生大量氨,与磷、镁结合成不溶性磷酸铵镁,阻碍镁的吸收。
第4页/共18页
第五页,共18页。
病 因
同时,采食氮含量过多的牧草可诱发牛群下痢,影响消化道对镁的吸收,导致血镁含量减少。在牧草中钾含量过多的草场上放牧牛群,其钾 离子可使机体肌肉和神经的兴奋性提高,而镁离子则刚好相反。青草搐搦(chùnuò)发 生时,血液中镁、钙和氢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的含量增多,故神经对刺激的反应性升高,呈现兴奋和痉挛等症状。
第5页/共18页
第六页,共18页。
病 因
、年龄和泌乳因素
资料分析,该病在奶牛、肉牛品种之间无差异,但3岁以上,分娩70天以内的带犊母牛发病率较高。这是由于其血镁含量减 少的缘故,尤其是7~8岁的奶牛,其血镁含量减少更为显著。
牧草中有机酸(枸橼酸和反乌头酸)含量增多日才,与镁结合阻碍(zǔ ài)镁的有效利用,也成为低镁血症的原因。
第6页/共18页
第七页,共18页。
症 状
本病在临床上以低镁血性痉挛为特征性症状,前驱症状是在发病(fā bìng)前l一2天呈现食欲不振,精神不安、兴奋等类似发情表现。有的精神沉郁,呆立,步样强拘,后躯摇晃等。 而眼圆睁和嘴唇上有白沫是本病的两大特征。
第7页/共18页
第八页,共18页。
症 状
急性:病畜表现不安,离群,在正常采食中突然抬头呜叫,盲目地乱走,随后倒地,发生间歇性肌肉痉挛。大部分病例由于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心力衰竭,发现时已经死亡,但在其躺卧(tǎnɡ wò)的地方可发现挣扎和划水样的痕迹,有助于为其死因提供线索。
第8页/共18页
第九页,共18页。
症 状
亚急性:发病较缓和,发病3~4天内出现轻微的食欲不振,面部表情凶狠,甩头,步态(bù tài)强拘,拒绝驱赶,后肢和尾巴震颤或轻微抽搐。频频排尿和排粪是亚急性病例的特征。水牛患本病后多取亚急性经过。
第9页/共18页
第十页,共18页。
青草抽搐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