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
第1页/共29页
第一页,共30页。
是飞天的梦想,是飞离地球、邀游太空(tàikōng)的渴望。
第2页/共29页
第二页,共30页。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zhè cì)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第3页/共29页
第三页,共30页。
神舟五号
第4页/共29页
第四页,共30页。
“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
第5页/共29页
第五页,共30页。
11、飞天梦圆
第6页/共29页
第六页,共30页。
自读自悟
1、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zěnyàng)一步一步实现的?
2、在圆梦的每一步里,你体会(tǐhuì)到什么?作者是
用哪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的?(划一划,写一写)
①编织神话传说,寄托飞天梦想。
②不断尝试圆飞天梦,试验坐风筝上天,试验乘
火箭上天,虽遭受失败(shībài)仍不放弃。
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航天工作者们刻
苦钻研,执著追求,先是独立发射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
而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被送上
太空并成功返回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
变成了现实。
第7页/共29页
第七页,共30页。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消磨掉炎黄子孙为实现梦想而势力的决心和意志。他们从失败中爬起来,顽强地继续着圆梦(yuán mèng)的行动。
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一方面承接上文,说明中华民族追求邀游太空的梦想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失败与挫折;另一方面引出下文,说明中华民族没有因此而放弃梦想,仍然坚定执著地努力着。
第8页/共29页
第八页,共30页。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yāoqiú)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这”指的是载人航天工程。句子中的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凼难和挑战(tiǎo zhàn),说明党中央这一决定显示出的巨大勇气和决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将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
第9页/共29页
第九页,共30页。
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北国寒冬到南国炎夏,从大漠风沙到浩海惊涛,到处留下了他们辛劳的足迹(zújì),洒下了他们不懈奋斗的汗水。
体会航天工作者为实现载人航天的梦想,不辞劳苦,南征北战,历经风沙(fēngshā)雨雪、严寒酷暑,不懈奋斗着。
第10页/共29页
第十页,共30页。
飞天梦圆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