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每个备战高考的高三班级可能都悬挂过励志标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等,而四川内江一所中学的某高三班级则把《论语》经典语句和网络流行语相结合,打出了自己班的另类冲刺标语:“吾日三省吾身:高否? 富否? 帅否? 否,滚去学习!”分析: 针对材料中的这则标语,立意时可以见仁见智。可以否定、批判,认为这是扭曲的人生追求,纯物质、纯功利的学习目的,要抛弃之、批判之;可以肯定、赞成,认为这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极具调侃意味和时代气息的标语,比起那些陈旧的标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励学生;也可以辩证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标语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诸如不公平的现实、太大的就业压力等。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 就学习的对象而言,无论是否高富帅都应努力学习; 2 学习不仅仅是实现高富帅的途径,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 3 这种功利色彩较浓的“励志”标语不值得提倡, 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④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用标语鞭策激励他们是可取的; ⑤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必要途径,自身条件不好的更要通过学习来改变。⑥要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范文: 莫将学习事,用作沽功名古有曾子警句“吾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忠于君主,诚于友人,专于学业; 今有高考备战雷人标语, “吾日三省吾身: 高否? 富否? 帅否? 否,滚去学习!”,一心沉溺于个人功利。现实的就业压力,窘迫的生活境况,似乎正将学习变成追求“黄金屋”“颜如玉”的手段。然而,为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正心修性而非谋官求职,在于提升自身而非沽名钓誉。在竞争日益激烈、拜金主义抬头的今天,我们更应警醒: 莫将学习事,用作沽功名。治学之本在于静,莫将奖杯作丰碑。艾丽丝· 门罗大半生均在呕心创作,晚年捧杯诺奖。然而诺贝尔文学奖绝不是她文学创作的终点,诺奖奖杯也绝不是她自我标榜的丰碑。放下沉甸甸的奖杯,不让功利成为创作之路上绊脚的藤蔓,以气定神闲之姿面对赞誉和褒奖,才让艾丽丝· 门罗在成名之后依旧以谦和低调的心态在文艺之路上漫步。同样,居里夫人将奖杯用作哄孩子的玩具。治学之本在于静,只有不计名利,静心、耐心、专心,方能在学业上取得突破。治学之策在于钻, 莫使浮名遮慧眼。《白鹿原》的畅销使陈忠实名利双收, 小说被拍成电影更使他享誉海外。然而他却选择抛下这浮华的虚名,回到家乡的村落,在一片古朴安谧的自然之景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探求艺术的本源。季羡林晚年主动摘掉自己头上的三项桂冠,谢
另类励志标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