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根本原理是根据各成分极性的不同,先系统地分成几个不同局部,然后利用显色反响或沉淀反响,或结合纸色谱、薄板色谱,定性判断各局部中可能含有的化合物类型。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极性大的成分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大,极性小的成分那么易溶于非极性溶剂。选择适当的溶剂,极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可顺次将极性比较相近的成分分开。常用溶剂的极性次序为〔由小到大〕:
石油醚<环己烷<苯<氯仿〔二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醇、乙醇<甲醇<水<含盐水
第一节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试方法
极性强弱
溶剂名称
有效成分类型
非极性(亲脂性)溶剂
石油醚、环己
烷、汽油、苯、甲苯等
油脂、挥发油、植物甾醇(游离态)、某些生物碱、亲脂性强的香豆素等
弱极性溶剂
乙醚
树脂、内酯、黄酮类化合物的苷元、醌类、游离生物碱及醚溶性有机酸
弱极性溶剂
氯仿
游离生物碱等
中等极性溶剂
乙酸乙酯
极性较小的苷类(单糖苷)
中等极性溶剂
正丁醇
极性较大苷类(二糖和三糖苷)等
极性溶剂
丙酮、甲醇、乙醇
生物碱及其盐、有机酸及其盐、苷类、氨基酸、鞣质和某些单糖等
强极性溶剂
水
aa、Pr、糖类、水溶性生物碱、胺类、鞣质、苷类、无机盐等
表2-1 溶剂和有效成分极性相似对照
天然药材粗粉
5-10g
5-10g
5-10g
加水50-100ml
浸湿1h
10倍量95%
EtOH回流1h
10倍石油醚
浸提
水提液
EtOH提取液
石油醚提取液
〔检查单糖、多糖、鞣质、
皂苷、aa、多肽、蛋白质〕
〔检查萜类、甾体、
油脂、挥发油〕
回收EtOH
浓缩液
甲份
乙份
EtOH溶解
醇溶液
HCl溶液
〔检测生物碱〕
不溶物
EtOAc溶解
〔检查鞣质、酚类、有机酸、
黄酮、蒽醌、甾体、三萜等〕
EtOAC溶液
5%NaOH溶液振摇
碱水液
〔检查有机酸、酚类〕
EtOAC液
EtOH溶解
浓缩物〔检查萜类、内酯、强心甘〕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流程图
2-1
生物碱
常用碘化铋钾〔Dragendorff试剂〕,显棕黄色或橘红色沉淀。
黄酮
将乙醇液加镁粉,滴入浓盐酸后震荡在泡沫处呈桃红色,或与1%AlCl3乙醇溶液呈有色荧光。
皂苷、强心苷、甾体
在乙酐溶液中与浓硫酸反映后显各种红紫色,皂苷水溶液震荡时能产生大量泡沫。
定性试验可初步验证有无上述各类物质
氨基酸和肽
与茚三酮反响显蓝紫色。
蛋白质
双缩脲反响〔NaOH +CuSO4〕显紫红色
有机酸
与溴酚蓝反响呈黄色
酚类
与FeCl3显紫色、蓝色
糖和苷
与斐林试剂作用有砖红色Cu2O沉淀。
二、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系统别离
系统别离包括粗分阶段和细分阶段:
粗分阶段主要指大类物质的别离,如皂苷、
蛋白质等,也可指相似极性物质的别离;
细分阶段称作组分别离。
植物原材料粉末
用乙醇溶液浸提数次,
合并浸液,减压浓缩
浸膏
用热水浸提,搅拌悬浮,
用石油醚抽提数次
水层〔或混悬物〕
石油醚〔或苯〕抽提液
〔亲脂部位〕
用氯仿抽提
水层〔或混悬物〕
氯仿可溶物〔弱极性部位〕
用EtOAc萃取5次,分层
水层
〔或混悬物〕
乙酸乙酯可溶物
〔中等极性部位〕
正丁醇萃取
水层〔强极性部位〕
正丁醇层〔中等偏大极性部位〕
Fig 2-2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系统别离流程
此提取法操作程序较繁,且消耗溶剂和时间。
对无资料可循的中草药、菌类代谢产物,往往先采用这个方法确定有效成分,然后根据实践中的体会和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再改进、简化别离方法。
对于水提液,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它分为碱、酸和中性三局部,如以下图2-3所示。
目的物为成分或化学结构类型,如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麻黄中提取麻黄素,或从植物中提取某类成分如总生物碱或总酸性成分时,工作程序比较简单。
一般宜先查阅有关资料,搜集比较该种或该类成分的各种提取方案,尤其是工业生产方法,再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选用。提取天然产物的常用方法:
〔一〕溶剂法
〔二〕水蒸气蒸馏法
〔三〕分馏法
〔四〕沉淀法
〔五〕盐析法
〔六〕透析法
〔七〕升华法
第二节 活性有效成分的提取
天然产物化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