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大发脾气时,能这样做的家长才是最称职的!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多数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都无可奈何。
有位家长说,我们家孩子脾气特别大,平时在家吃饭不合口味就摔碗;自己画不好画就撕本子;自己的作业本忘在了学校,没办法写作业,就躺在客厅里打滚。有时还在别人面前发脾气,让我们感到很没面子,气得他爸爸真想揍他。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很多家庭是妈妈劝哄和利诱,爸爸训斥和打骂。在公众场所,家长多是约束孩子喜怒和不安等情绪的表达,其实这是错误的,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认知和掌控。
由于现在物质条件优越,再加上父母宠爱,大多数孩子平时都是一呼百应,随心所欲。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有了学业方面的压力,就会产生焦躁不安、生气、愤怒等不良情绪,继而喜欢大发脾气,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应对,就会妨碍孩子正常地学习和生活,甚至引发心理方面的疾病。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被孩子闹情绪、发脾气的表象所激怒,首先要看清背后的真实原因,然后再采取行动,不要认为孩子一发脾气就是无理取闹。再小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一旦他们的想法被忽略,就会引发更大、更多的矛盾。
刘宁放学回家就把书包摔在床上,把电视的声音调得很大,一副气哼哼的样子。妈妈看到后,走过去,把电视的声音调小,问他:“今天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刘宁说:“语文老师真讨厌,以后我再也不上语文课了!”这位妈妈没有像别的父母一样,开始责骂孩子不懂事,不懂得尊重老师,而是接着问:“你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这才一五一十地向妈妈诉说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原来今天作文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作文题目,一个同学的橡皮从桌子上掉下来了,滚得很远,正巧滚到刘宁的脚下,刘宁捡起来,就扔给那位同学,谁知没有扔好,砸在了一个女同学的头上,那位女同学大叫一声,被语文老师发现了,老师不听刘宁的解释,批评他违反纪律,并且让他到教室后面罚站。
3
做了好事却被批评,刘宁当然不服气,所以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里就发脾气。妈妈听后说:“帮同学捡橡皮,你做得没错,老师确实有点冤枉你了。可是你也确实影响了同学们的课堂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也是有错误的,是不是?”刘宁见妈妈没有完全责怪自己就低下头,妈妈接着说:“其实,你可以换个方法做这件事,比如下课后再交给那位同学或者告诉老师,由老师转交,都不会引起课堂的混乱,这说明你做好事没有找对方法,以后注意吧。”刘宁点了点头,坏情绪消失了,于是起身把电视关掉回屋写作业去了。
刘宁妈妈的做法非常正确。她先接纳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听孩子倾述之后,又给孩子做了分析,让孩子心服口服,不但气消了,而且也明白了“做好事也要掌握方法”的道理。
据美国一位教授调查,中国的小孩比外国小孩少笑50%,对此,很多父母觉得没什么,笑不笑无所谓,只要学习好就行,而这其实
孩子大发脾气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