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书城天一阁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与意大利的马拉特斯塔图书馆和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并列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
在中国私人藏书楼中,宁波天一阁久负盛名,有“南国书城〞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
藏书博物馆
天一阁并非简单的藏书楼,而是一座博物馆。
天一阁坐落于宁波市中心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其宅东侧修建的藏书楼。该楼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竣工,取名“天一阁〞,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
天一阁藏书最多时曾有7万多卷。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军侵占宁波,曾闯入天一阁掠取藏品。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进驻宁波时期,天一阁又遭当地人趁乱拆毁和入室盗窃,,是最多时的五分之一,其中还有一些虫蚀霉烂的残书。
天一阁保存下来的图书,绝大局部是明代的刻本和抄本,其中有不少是海内孤本,残存的明朝地方志和科举录更是研究中国明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20世纪50年代后,国内不少藏书家陆续将自己的藏书捐予天一阁,如张氏樵斋、朱氏别宥斋、孙氏蜗寄庐等,使天一阁的藏书日渐增多。天一阁现藏古籍30余万卷,还收藏有大量字画、碑帖及精美的地方工艺美术品。
如今的天一阁已成为一座以藏书文化为主题,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以及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博物馆。,分为以宝书楼和新建藏书库为中心的藏书区,包括东明草堂、范家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等在内的文化区,以及以南园为中心的江南园林景区。
东明草堂
范钦〔1506—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藏书。为官期间,每到一地,他会搜访当地文献,并藏于东明草堂。东明草堂系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
最初,范钦与同县收藏家丰坊交往密切,常去丰坊的万卷楼借阅抄录。后来,丰坊家道败落,无力支撑万卷楼的藏书,万卷楼又不幸遭火灾,家中藏书所剩无几,丰家便不想继续收藏,将剩余的藏书都给了范钦。这些书籍均被范钦收藏进东明草堂。
因藏书增加,东明草堂难以容纳,范钦遂决定在住宅东面重建一座藏书楼。该藏书楼为木构的二层建筑,前后有长廊相互连通。
火患是藏书楼最大的威脅。范钦受?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启发,依“以水制火〞之说,遂将藏书楼改名为“天一阁〞。藏书楼上为一大通间,楼下是六间,取“天一地六〞之意。
为保障天一阁之防火用水,范钦又特在阁前凿修水池,与天一阁相互照应,并取名“天一池〞。池南有曲径假山,池的东、西面那么各有亭台,风景古朴,素雅幽静,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
清康熙四年〔1665年〕,历任礼部主事、陕西学政的范钦重孙范文光聘请能工巧匠,将藏书楼前的花园做了精心安排,沿池筑围墙、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楼阁成为独立的园林。这里假山矗立,配上绿被竹林、亭台、殿堂和各种石质怪兽,一派江南园林景貌。天一阁东邻的范氏故居,是范氏家人起居生活的地方,也是高墙环绕,与天一阁隔墙相望。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修纂?四库全书?,并下旨各省寻找遗散的书籍。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书籍638种,乾隆皇帝始知天一阁藏书之盛。因此,在下旨营造置放?四库全书?的书楼时,乾隆皇帝敕
南国书城天一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