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
中秋
咏月
“月”的别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中秋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1.能快速会背前两首诗词。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十五夜望月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十五夜望月》,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作者在夜晚赏月时,怅然于家人离散,怀乡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用这首诗,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委婉动人。
注音与字词:
栖(qī):鸟停在树上。
十五夜:中秋的晚上。
地白:指月光满地。
理解诗意
月光照射在庭院里,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先后进入了睡乡。(由于夜深)秋露静静地打湿庭中桂花。今夜明月高悬,普天之下的人都望月怀人,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呢?
1.“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2.“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请看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一、研读文本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