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信息技术教案
教 材 分 析
我们学校一、二、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是使用自编教材在上课。一年级上册教材共15课,由于学生年龄小,安排单一的内容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设计的内容有计算机的初步认识、有玩纸牌游戏、有画图及对图片的编辑等,重点是训练学生对鼠标的操作和对画图工具的认识,以及对图片的简单处理,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就能很容易达到对鼠标键盘操作,比如鼠标的操作,单击、双击、指向、移动、拖动等就是通过玩纸牌游戏来实现的,画图,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内容,学生在对鼠标操作的进一步熟悉巩固加深的同时又轻松的学到了画画的基本技能。
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
教材内容 第一课 及电脑见面;第二课 有趣的纸牌游戏;第三课 玩好纸牌;第四课 把纸牌玩得更精彩。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以及对组成计算机各个部分功能的了解;通过玩纸牌游戏让学生初步掌握对鼠标的操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第二单元:
教材内容 第五课 神奇的画图世界;第六课 规则的图形;第七课 给图画涂上美丽的颜色;第八课 优美的线条;第九课 错位的图片;第十课 会变的图片;第十一课 在图片上添加合适的文字;第十二课 在“画图”中写汉字;第十三课 把图画保存的自己的文件夹中;第十四课 图片的加工;第十五课 贺卡的制作。
课时安排: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画图工具箱中各工具的用途;学习图片的基本处理方法;通过画图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
学期教学计划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一门知识性及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根据教学计划,随着我校各种条件的具备,已作为必修课开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及他人合作,学会使用及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及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评价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评估学生的作品和竞赛的方法。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四、第一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
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第 2 页
2、操作从程序进入游戏的方法。
3、学习用计算机画图,认识画图工具,能对图片进行简单处理。
第 3 页
课 时 计 划
课 题
第一课 及电脑见面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初步学会使用鼠标的移动、指向、单击。
学会如何开机关机。
教学
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会如何开机关机。
鼠标的初步使用。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
课时安排
一 课 时
修 改
记 载
教 学 设 计
1、同学们:你们已经从不同方面了解了有些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简单的知识,有些同学也会简单操作计算机了。我请个同学讲讲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学生:主机箱、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学生:主机箱是计算机的主要部分,它内部的电路相当于人的大脑。有立式和卧式两种。
学生:显示器的外形及电视机很相像。计算机所做的工作一般都能通过它表现出来。
学生:键盘和鼠标用来操纵计算机。鼠标也叫鼠标器或滑鼠。
2、学习开机、关机,认识桌面和视窗
屏幕上出现了许多画面:生请同学们数一数有几个画面?
开机后出现的整个区域我们叫做桌面。桌面上有很多下面标有文字的图案,我们叫做图标。桌面下方有一长条,叫做任务栏。任务栏左边的开始,叫做开始按钮。每个画面就是一个视窗。
3、其中有一个“”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自编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