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小学》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马背小学是当代词作家李幼容的一篇现代诗。诗歌共分为七小节,前三小节是写了哈萨克的孩子从小在马背上生活,四至六小节写了哈萨克的孩子们盼望着过上现代的生活,最后一个小节主要写牧区小学的教师用知识带给了他们实现的希望。全诗语言优美,朗读富有节奏感。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感受哈萨克族人民渴望更美好的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诗。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难点:指导作为城市中的学生正确地体会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及其内心渴望发展的心理。四、教具准备: 主要采用朗读、诵读及以前学过的理解诗的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并辅之以课件。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许多兄弟民族生活在一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哈萨克族的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情形。 2、板书课题:马背小学( 1)能谈谈自己读了题目生想到了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吗? ( 2) 相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材料理解伊犁马、哈萨克、冬不拉等与本地学生生活所不同的词语。(课件提前做好相关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这些词语有直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尝试读诗歌。 2、同位或小组内互相读着听听。 3、检查自学情况。(1) 指名读全文。(2) 正音。三、指导学习方法。 1、想一想以前我们学习诗歌时一般会运用哪些方法? 2、引导归纳:朗读、联系上下文、借助图、找出关键的词句……四、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才所提及的方法进行讨论,师巡视。五、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给予指导、归纳。(一)要点: 1、前三小节是写哈萨克民族的孩子自小与马的关系十分密切,孩子们在马背上了解了生活,了解了世界。 2 、四至六小节是哈萨克的孩子们畅想高科技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并提出:“这难道是遥远的梦景吗? ”3、是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的回答:马背小学的教师为他们带来了希望。(二)读了诗歌,你能体会出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一方面表达了哈萨克民族的人民渴望发展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知识是改变生活的最好方法。(学生概括的只要意思能符合即可) 六、指导朗读朗读全诗,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并读给全班的同学听。七、
马背小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