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会对孩子说不
学会对孩子说“不” ------------------------------------------------------------------------------------
现在的父母大多认可孩子是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服从、听话已不再是最主要的儿童教育目标。有些妈妈说,我每次都向孩子解释得很清楚,为什么有些事情他不能做,而有些事他必须做。但孩子还是不肯放弃他的想法,最后常常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中,有时为了一些小事就会缠磨很久,比如每天要不要刷两次牙。向孩子解释原因、顾及孩子的想法肯定要比简单地命令孩子好,但好言相劝也不能没完没了,孩子会利用这样的场合进行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如果你首先表现出犹豫,孩子就会“乘胜追击”,最后往往使你定出的规则顺着孩子的心意转换。
看透孩子“讨价还价”的心理活动
其实一开始,“交换条件”都是父母主动提出来的,“只要你今天好好弹琴,周末我就带你去坐过山车。”“考到100分,就给你买滑板。”由此养成孩子在听话顺从前,会先想想究竟自己能得到什么
2
好处:
为什么大人能熬夜看电视而小孩子不能?为什么大人星期天可以逛街,小孩子就必须上兴趣班?这不公平!公平的办法是我能得到一点补偿,比如每星期吃两次肯德基。
为什么总是大人来发布命令?为什么他们总要来打断我们的游戏,要我们干这干那?我要讲条件,多少可以换回点自由。
一旦孩子习惯于“讨价还价”
·在任何事情上都做交易,很可能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被动状态”
孩子会计较任何事情的“即时效益”,看不到好处就不做,如此下去,孩子便不会出于强烈的兴趣去学习新东西,也不会有探索精神,更不会有责任心和同情心。他的人生会丧失所有的主动权,任何事情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而且“不谈妥条件就不做”。当“谈判”成了习惯,每一次“谈判”成功后,孩子就在准备下一次的“交易”了。
·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争议上
双方进行拉锯式的谈判,孩子从父母口中挤牙膏般挤出点“利益”,浪费了双方的时间,使孩子专心思考及行动的时间变得很少。
学会对孩子说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