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邓纪念馆观后感每一次提起周恩来, 我们有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缅怀, 而是一个永不褪色的人格话题, 而是一座永远闪耀光芒的精神丰碑。怀着这种心情,我们跟随校党委,于 201 3年 10月 30 号,一起去参观了周邓纪念馆。我们这一代人, 绝大多数都不曾亲眼看到过周总理,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真切热爱之情。如果说原来我对周恩来只是从书报上、从文字中了解的话, 那么通过此次参观活动, 一个有血有肉的周恩来形象就赫然站在我的眼前。当来到周恩来肖像前, 我久久伫立在那里, 眼前浮现出那曾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俊朗的身影和在革命峥嵘岁月里那许许多多壮丽的诗篇。在庄严肃穆的大厅内, 我的心情感到格外激动。谈到周总理,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周总理是全中国最伟大的总理之一,任劳任怨,工作认真,爱戴人民,他身上有数不胜数的优点,周总理逝世时, 联合国都为他降半旗, 十里长街送总理, 这些都能显现他在人民心中光辉的形象。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又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缅怀他的生平, 青少年时期的刻苦求学, 五四运动时期的被捕与抗争赴欧洲勤工俭学时的意气风发, 到共产国际面见斯大林的曲折经过,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特殊经历, 中美的乒乓外交, 以及“文化大革命”动乱岁月中的艰难处境, 令人感动。周恩来出生在旧时代, 由于生活所迫, 使他幼小的年纪就要承受家庭的重担。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 周恩来仍然不忘刻苦学习。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得那样震撼人心, 正是这种超凡卓越的精神, 使他成为新中国唯一的终身总理, 世纪的伟人。周总理为了国家, 为了人民, 为了民族的命运, 日理万机, 呕心沥血地工作着, 他所处的环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还要继续工作下去, 并且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在总理的身上, 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带给我们的东西——“周恩来精神”!他品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他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一座丰厚的精神宝库。作为周总理妻子的邓颖超, 同样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不仅一直支持周总理的工作, 并且还一直致力于妇女运动。可以说作为女人的她, 不仅要照顾家庭,支持丈夫的工作,还要为人民服务, 做好自己的工作, 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 她是中国最伟大的传统女性的典范。这样的两个人因为共同的理想和高尚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并且在青年时期一直心系祖国, 可以说为年轻的党员, 尤其是大学生党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培养高尚的目标和增强责任感都是学生党员应该重视的。周邓纪念馆由三个主要展厅组成:瞻仰厅、生平厅和情怀厅。瞻仰厅内有一座两位伟人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两位伟人的形象十分亲切,同志们在此驻足仰望,感受着两位伟人的风采。生平厅是给人震撼最深的一个厅, 它向我们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在中国从沉睡到苏醒再到崛起的各个时期做出伟大贡献。同时, 陈列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历史文献、文物。我们看着一张张风雨岁月中的照片,心中对总理夫妇的敬意油然而生。早在建党之初周总理夫妇就已投身到拯救中国的革命之中。周总理领导了南昌起义,坚持白区斗争,参与指挥长征,推动全民抗战, 指挥解放战争。建国后的日理万机更体现了周总理的伟大。他勾勒了中国建设宏图, 致力于促进民族
周邓纪念馆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