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璞——朱乐平先生教学艺术管窥引子: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 第十九章》【释文】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少事文采,保持朴素,实事求是, 不要刻意地追求华丽的外表, 更不能有那些贪婪的私心和欲望, 人们只要不去刻意的去追求和模仿那些所谓的好东西。讲究实际, 顺其自然, 淡泊名利, 塑造自我, 心理也就平衡多了, 天下就太平无事了。随着教改大潮的推进,看似活跃生动、实则哗众取宠的课堂纷至沓来,数学教学出现多样化的假象。真应了《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但, 依然有人在孜孜不倦地追寻数学课堂“真实的高度”。静下心细细推敲: 觉得数学应当是生活, 是孩子们的生活, 是教师的生活, 是一种常态活动。她应当像常态生活一样朴实无华、素面朝天,这才是数学课“真实的高度”。如人所说:大道,如璞。是的,这个世界上的真理往往是最朴素的。传授朴素真理的课堂也应当是朴素的。朱乐平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朱老师课堂的成功,不是喧嚣,不是标新立异,是安静,是道尽寻常。每每听朱老师的课,总觉得能从中汲取精华,或有启发、或得感悟。感谢朱老师,是他把我们从蒙昧中唤醒。一、是什么让你的课堂如此安静---- 飞白艺术有这样一个镜头:老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老师话音未落,学生纷纷举手, 有的还站了起来。朱老师看了以后, 认为这样的情况是活动有余、安静不足, 他认为: 教师要引导学生安静、有序地观察。要让课堂安静一会儿, 看看学生能否某个顺序来说, 而尖子生对于这种问题能否进行综述, 就是对前面同学回答的内容作一个概括。原来如此简单的问题也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安安静静的思考空间, 学生自主的思考空间, 有人称之为朱老师课堂艺术中的“飞白”艺术。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称为“飞白”。它计白当黑,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以求收到虚实相济、形神兼备的效果, 创造出此处无墨胜有墨, 无墨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朱老师课堂中的“飞白”艺术主要体现在两处: 1、当一个问题抛出后, 他并不立即请学生回答, 而总是稍作停留后再提请作答。《平均数问题》这堂课就留有三处, 分别是5分钟、 3分钟、 5分钟。对于课堂常量40分钟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 2、学生作答后他也并不立即作出是非判断,而是迟缓数秒钟后,再询问旁的学生有无听懂作答者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情况作出具体反应。这样做不仅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和咀嚼回味的时间余地,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让孩子们的思维不能游离或懈怡地始终参与着教学的进行。同时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学会思辨表达者的思考过程和表达内容的正误。感悟安静: 现在, 我们准备上公开课时, 总费劲心思思考“形式”, 课堂上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去吸引孩子, 多媒体的介入? 各种小组活动? 但它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大? 如果我们把心思花在大力深挖教材上, 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吸引孩子, 用严谨有序幽默的教师语言激起孩子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的思维无限的扩大,无疑是最美的课堂。但, 安静≠投入, 有时学生很投入, 却不一定安静; 或者学生很安静, 但并没有投入。安静是一个因素, 让学生能够投入学习才是目的。
大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