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弗兰克赫兹实验.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弗兰克-赫兹实验
物理实验室
目 的:
-赫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验证原子能级的存在。
原 理:
玻尔的原子理论指出:
(1)定态假设。原子只能较长久地处在一些稳定的状态,简称定态。其中每一状态对应于一定的能量值Ej ( j=1,2,3,……)。这些能量值是彼此分立的,不连续的。如果原子能量发生变化,它只能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
(2)频率定则。当原子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时,就吸收或放出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原子所处两定态之间的能量差,并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h=×10-34J·s,称作普朗克常数;
v为频率,En、Em为两个不同定态的能量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原理可用图1来说明:
图1: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图
UG2K刚开始升高时,IP也随之升高,直到UG2K(等于或稍大于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这时在栅极G2附近电子与氩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把几乎全部的能量交给氩原子,使氩原子激发。这些损失了能量的电子不能超过UG2P所产生的拒斥场,到达板极的电子数减少,所以电流开始下降,继续增加UG2K,电子在与汞原子碰撞后还能在到达G2前被加速到足够的能量,克服拒斥场的阻力而到达板极P,这时电流又开始上升。直到UG2K间的电压是二倍于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2Ug)时,电子在G2附近又会因第二次非弹性碰撞
而失去能量,并且受到拒斥场的阻挡而不能到达板极P,IP再度下降。同样的道理,随着UG2K的增加,电子会在G2附近与氩原子发生第三次、第四次……非弹性碰撞,因而IP就会相应下跌,形成具有规则起伏的IP~UG2K曲线,如图2所示。两峰之间的电位差等于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U0,。
图2

弗兰克赫兹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young
  • 文件大小564 KB
  • 时间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