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楮墨间——我对书法的认识和感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楮墨间——我对书法的认识和感悟
美的东西,总是为人们所追求欣赏。中国关于美的含义都由其书法而生,对于能呈现美的线条、形式以及结构,都不可与书法割舍。书法承载每朝每代、每位大家的的格律以及样态,奠定了中国美学的根基,给与了各种艺术类型审美之系统,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对精神追求之极致。中国书法自诞生以来,历经各朝各代,从百姓到帝皇之喜爱,传承之久,影响之深,或许是其它艺术门类所不能及。
中国的文字始于“仰韶文化时期”,书法艺术也是从甲骨文开始。从早期的甲骨文、金文,到秦汉的大篆、小篆、隶书,再到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中国的文字虽看似每字方正,却因笔划组成复杂,从而带出变化无穷的结构。书法通过对笔划线条、字体组合结构的变化,阐述了中国对美的欣赏与表现,在每个朝代中,各种无论细微、粗狂、严谨、自然、均衡、参差,书法都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这个朝代的时代精神,表现出大家们对美的感悟。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几千年以来,中国书法恒久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是东方艺术之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秦代书法——文字统一
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甲骨文和金文,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汉字开始了由繁到简的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这成为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由李斯主持统一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李斯书写的《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书法。但小篆由于篆法苛刻,书写很是不便,隶书由此出现,“隶书,篆之捷也”。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得汉字趋于方正,并且打破了篆书单一用笔的局限,有了丰富的变化,由圆到方,由划到写,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两汉书法——隶书大盛
汉代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不断变革的关键性的朝代。隶书是汉代最为普及的书体,汉末年,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刘勰《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这成为汉隶成熟的标记,汉隶不但笔法成熟,而且风格多样,至东汉,碑刻上的隶书已登峰造极。于此同时,破体隶书出现,逐渐发展为章草、真书、行书,到了东汉末年,中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魏晋书法——书体演变
魏晋书法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行草诸体日趋完善,新兴门阀士夫阶层清俊直率,崇尚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家大家辈出。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被誉为“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他一改汉魏质朴之风,开妍放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王献之“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一笔书”亦因新颖豪迈而为世人所重。
南北朝书法——民间兴盛
南北朝书法继承魏晋风气,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出现了很多无名书法家,他们继承了前人书法的优良传统,也为唐代书法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北碑又称魏碑,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康有为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
唐代书法——书学鼎盛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书法的又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在这一时期,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法家,有大量的墨迹和碑贴传诸于世,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唐代宗李世民都是这一时期的大书法家。其中,孙过庭纂写的《书谱》是书法史上划时代的论著,提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观点。唐代书法的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之前任何一个朝代。
五代书法——唐风遗存
五代书法虽然继承唐末之特点,但因为战火不断,局势分裂难免具有衰败趋向。苏轼曾如是评价五代书法,“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在这一时期,书法上的成就者当推杨凝式,他在书法史上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他一变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转向奔放奇逸,用笔布白皆有新意,深深影响了北宋“四家”。此外,李煜、徐铉也颇成就。
宋代书法——帖学大行
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一代新风。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他收集名人墨迹,汇集各家书法,双钩描摹,刻于板上,拓印成帖,这就是《淳化阁帖》。有了书贴,书写不必再寻真迹,同时打破前人法度,而注重意趣,注重书法家的

楮墨间——我对书法的认识和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