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二、学习与教育的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F学习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及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实现学习的过程。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的最多,时间最长的部分。 F教学过程: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等,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F评价/反思过程:即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促进其进一步改进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 20世纪 20年代以前) 二、发展时期( 20世纪 20年代到 50年代末) 三、成熟时期( 20世纪 60年代到 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裴斯泰洛奇(瑞士):在《论教学方法》首次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德国):提出“四段教学法”开创了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卡普捷烈夫(俄): 1877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桑代克(美): 1903 年著成《教育心理学》 1904 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科学教育心理学创立的标志。(一)初创时期 20S 和 30S :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并把学科心理作为自已的组成部分。 40S :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关于儿童个性、社会适应、心理卫生等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领域。 50S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 信息论思想及相关的成果,也带来了内容的变化(二)发展时期(二)发展时期 F1、 1908 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教育实用心理学》,它是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 F2、 1924 年,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三)成熟时期 60 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一)内容趋于集中(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1--3)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