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关心国家大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加强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在对比分析中,强调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如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构建逻辑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
四、教具和手段:练习册,黑板,ppt
五、教法学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合作探究等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提问→情境导入→开始新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学生活动:通过知识体系,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了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人大代表应履行相应的义务。
情境导入
师:北京的三月乍暖还寒,人民大会堂内却是春意盎然,两会的召开把全国人民如期带入了中国政治的春天,3月5日至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商国是。让我们共同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学生活动:说一说,他们代表我国哪些国家机关?
教师总结:
开始新课
师:同学们,我国的国体是什么?
生:……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国体对应的政体的相关知识。
师: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每一个人都是亲自参加管理国家吗?
生:不是。
师:那么在我们国家人民是通过什么方式行使国家权力的呢?
生:……
师:通过选举人大代表,进入到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教师总结: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它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探究活动:
材料一 :2014年3月9日,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为民“代言”。提出的议案460多件。这些议案和建议,大都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
材料二: 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在经历了四次审议,多次修改以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
学生活动: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教师总结: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从产生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从过程看,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3.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