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购物中心业种业态规划
宋新宇谈零售行业的业态选择
中国的零售市场很早就已是国外零售企业垂涎的对象。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国外企业没
有大规模地进人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0,零售市场越来越不能靠政策保护而生存了。
中国零售企业规模弱小、管理不善以及业态定位不当等,都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瓶颈。在这些
问题中,我认为作企业战略选择的业态定位是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
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许多人看到大卖场诱人的市场潜力,纷纷投资、开发和经营
大卖场业态。我担心的是,他们忘记了中国百货业的教训。在有潜力的市场面前,一窝蜂盲
目地抢市场,而不是进行理智的分析,最后的结果将是市场饱和、恶性竞争和企业效益持续
下滑。
零售行业的业态有许多种,从国际的视野来看,包括百货、超市、大卖场、便利店、品
类杀手以及目前尚未进入国内市场的折扣店等。每个业态都是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它们分
别针对着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其中,超市以满足日常消费为主,便利店满足的是消费者紧
急购买的需要,大卖场以一站式购物的方式满足现代消费者对经济和快捷的追求,低价格的
商品。由于各个业态针对的消费者需求不同,因而企业在进入零售市场之前,首先要回答的
问题是进入哪一个业态。
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在中国都处于高速发展的市场成长阶段,大卖场更表现出巨大的
市场空间。然而,在进行业态战略选择时,我们不仅需要考察业态的市场发展空间和眼前的
竞争环境,还需要综合考虑未来的市场竞争环境及自身的竞争优势。
以某些大城市为例,如果仅从目前的市场空间及市场竞争来看,大卖场业态非常具有吸
引力。但是如果将眼光放远到未来的3—5年,可以发现,未来在大卖场业态的市场竞争无
论从量还是质上,都将比目前激烈得多。一方面,大量的潜在进入者将在今后几年进入,另
一方面,大卖场业态的市场参与者中,世界顶级零售商占50%以上;同时,从经营模式的
角度,尽管大卖场能够较快达到保本点,但它投资大,对单店的管理要求很高,信息系统和
采购系统复杂,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另外,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内资企业在人才资源、
物流和采购技术以及信息系统方面,都与外资企业有较大的差距。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
内资企业仅从诱人的市场空间一个角度出发选择大卖场业态,中国大卖场业态的发展将可能
重蹈百货业的覆辙。
购物中心业种业态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