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汪曾祺的书房.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汪曾祺的书房
《文汇读书周报》第1585号第三版
(2015年10月12日随《文汇报》发行)
汪曾祺
汪曾祺的书房,十八年来,屋内陈设一切如旧。
汪曾祺的书房
苏 北
。。今年5月16日,我正好在北京,于是便约上汪朗和龙冬夫妇,去汪先生的墓上看了看。我对汪朗说这个事时,汪朗笑说:“我们倒忘了。今天还是正日子,谢谢你们的记挂。”
  上午十点,由龙冬开车,我们直奔西郊福田公墓,去看望汪先生。
  十八年前的今天,汪先生离开了我们。十八年来他的作品不断被我们阅读着,仿佛他根本就没有离开我们。天气是极好的,我们总是运气不错。多年前我们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好天气去看望他的。汪老头“走”也捡一个好日子。每次去给他扫墓,都是在人间四月天,到处都是蓬勃的植物,那些鲜花都开到了绚烂的程度。墓园干净极了,十分安静,走进去感觉很好。我们绕过好些甬道,走到二组40号,来到先生和师母合葬的墓前。汪朗对老爷子说:“老头儿,龙冬和苏北来看你了。”一切还是老样子。我们将一小瓶白酒倒在墓基上,又在墓前放了两枝烟。在那看了看,给墓前墓后收拾收拾,就往回走了,前后才一个多小时。
苏北与汪朗(左)在汪曾祺墓前
  返回时,龙冬说,我们找个就近的地方吃饭,之后再到先生的生前旧居坐坐吧。我当然愿意。汪朗带我们在附近的晋阳饭庄吃了山西菜,之后便去先生的旧居。
  来到福州会馆附近的一幢楼前,上了电梯,便直奔那个十八年前我们经常光顾的那个门号405的单元。
  打开门,一切都是汪先生生前时候的模样,他的子女并没有动过,只是周末过来收拾收拾。在餐厅里,望着餐桌边墙上的那幅荷花图,还是十八年前的样子。大朵大朵的荷花,有十几朵,画面鲜艳极了。老人总是喜欢鲜艳的东西,齐白石晚年也是。过去从没有认真地欣赏过。先生去世后,也来过两次这里,可多是酒后,看了之后也没有留下印象,这一次得好好看看。总的感觉屋子太小了。这比住蒲黄榆已大了许多,可是现在看来,还是太小了。因此这幅荷花图也太小了(汪先生画时肯定是根据屋子的比例的)。在画的右手先生题了一段款: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方。
       丙子春制曾祺
苏北在汪曾祺书房看汪先生的画,《涉江采芙蓉》。
  我又拐到厨房看了看,那个厨房也才几个平方。一个水池,一个煤气灶,还有一个极小的案台。汪先生那时就这么站在厨房里做菜。不过他的菜也不多,都是家常小菜,也不需要摊开多大的场子。他是用心做菜,把小菜做出新意,有时别出心裁而已。 汪朗在他父亲的书房里
  转身到书房去坐坐,坐在那把老椅子上。书房还是那样,可是我记忆已出现了差异。以前我一直以为汪先生的书不多,可坐在那瞅着墙边的四个大书橱,那四个书橱满满当当。书还是挺多的。我先大致浏览一下,古籍居多。有一套《西厢记》已翻烂了。他在作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些书,也在书橱里。我曾经送给他的两本书《何典》和《夜雨秋灯录》也在书橱里。《夜雨秋灯录》作者宣瘦梅与我同乡,安徽天长人,也就是在高邮湖西岸。汪先生在写家乡的一篇散文中也曾提到过此书。《何典》是一部奇书,方言俚语用得极妙,我想汪先生是极喜欢的。书橱里还有多卷本的《汉书传》和《西汉会要》,汪朗笑着对我说,这是老爷子为写《汉武帝传》准备的,可汪先生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另一个

汪曾祺的书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紫鹃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