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货币政策退出机制
浅谈货币政策退出机制
摘要:本文回顾了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所采取的货币政
策,以及我国在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宽松货币
政策,并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货币政策退出机制, 包括退出时机
和退出方式,提出了退出时机的相关条件以及“因人而异”的退出方
式。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货币政策 退出机制
一、金融危机下的货币政策
2008年雷曼兄弟的破产致使整个世界陷入金融危机的混乱之中。各国央行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通过联手降息的方式,将基准利率降到历史低点。%,%,而中国人民银行也在2009年将利率降
%的水平,%相差无几。
在下调基准利率的同时,各国央行也联手展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
政策,美联储、日本银行、欧洲央行等纷纷出手购买无风险国债,同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市场提供大量流动性。在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同时,各国财政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刺激计划。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
政策的双管齐下,各国经济在2009到2010年逐步得到回升,中国也一直实行着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受希腊债务危机恶化和蔓延的影响,境外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报价升至2009年9月30日以来新高,显示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降至7个多月的新低。尽管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主要西方经济体的央行联手缓解了欧债危
机,但在欧元区经济前景莫测的背景下,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出现了持
续弱化。然而,人民币升值趋势短期内难以避免,
2013年
5月8日,
中国货币交易中心授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
,首次突
,刷新历史新高,这给货币政策制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压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二、人民币升值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本文根据我国现状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模型)进行相应修正及定性分析,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M-F模型的修正
在应用M-F模型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时,需要对传统M-F模型进行一定的修正,这是因为M-F模型是作为开放经济中分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效性而广泛运用的经济模型,而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时必须符合我国经济实情。
如此,我国经济的IS-LM-BP模型,就与标准M-F模型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外部门的BP曲线上,如图1所示,均衡点处于国际收支均衡处BP曲线右方的顺差领域内,这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政府追求的是外汇储备增加,把内部稳定、外部国际收支盈余作为均衡状态。为了使分析接近于M-F标准,将BP曲线左移至内部均衡点,构造一条CBP曲线代替BP,把国际收支的一定盈余看作是国际收支均衡状态。CBP曲线表示使国际收支顺差保持一定值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资本项目取决于本国利率r,决定套利资本内流或外流。资本的流动性越高,曲线就越平缓。在中国外汇管制下,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的低替代性及风险因素,套利资本相对较少,而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取决于投资收益预期。
(二)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的理论分
浅谈货币政策退出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