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 契约》观后感
恐慌让人类难于思考,衬托出仿生人的智商,由此展示了导演最想讨论的问题-伦理与造物,这样的哲思对于好莱坞并不稀奇,但法鲨到位的诠释就使影片有了新意。
《异形》系列算得上我最喜欢的系列之一,而最新的契约那么让我们苦等了5年!从《普罗米修斯》开始,斯科特的前传三部曲(现在估计已经不止三部了)就一直牵动着影迷的心,而有幸看了点映的可以放心地对大家说,异形契约 没有让大家失望!
——xx年最棒的科幻电影! 契约解释了很多普罗米修斯里面的谜团,同时把我们带入了更深的宇宙,让人不自觉地跟着情节走下去。
——法鲨的演技越来越精湛,看电影的时候整个人毛孔确实是悚然的! 你不知道谁会下一个死,但你知道,他们都会死,结局又是让人吃了一惊!
「以下有轻微剧透,慎看」
多年前,因为一部《异形》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单词:Alien
雷德利斯科特1979年的《异形》重新定义了科幻惊悚片
而多年后当80岁高龄的雷导带着《异形契约》归来,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单词: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也就是AI。
而异形系列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已经从一部女权主义太空打怪的B级恐怖片进化成了集宗教,哲学,伦理为一体的独特的价值观流行文化。
剪掉7分钟的血浆特写镜头,对于重口味的观众而言,只是偷走了蛋糕上的樱桃。
下面带大家来捋一捋异形世界的时间线,没有看过异形的同学根据这个时间就可以完整地看到异形世界宏大的宇宙观啦。
“我一直认为《异形》是一部B级电影,但有着A级的卡司和AA级的怪物。我们将恐怖片从根本升级,进化到另一个层次。“
——雷德利斯科特
这是雷导对第一部《异形》的谦虚而又骄傲的评价,7个人与外星生物共处太空密室,谁先死? 谁能存活?
1979年德州内部试映,观众坐立不安,掩面而逃,女厕里挤满了大吐特吐的主妇
斯科特老爷子的招牌从第一部就树立了,血腥,紧张,黑暗的感觉贯彻始终,而契约更是上升到了R18的血腥等级。在国外,R18可不是随便能用的,一定是有着过乎常人的血腥程度或者情色才能上升到R18。
与超级英雄爆米花电影不同,由雷德利·斯科特开宗立派(随后拍了《银翼杀手》),再经过卡梅隆(随后拍了《终结者2》)、大卫·芬奇(随后拍了《七宗罪》)和让·皮埃尔·热内(随后拍了《天使爱美丽》)三位名导在视觉、宗教、伦理等不同方向的探索之后,“异形”系列成为一个强大的生命体——
“寄生”于每一个风格迥异的导演,跨越一个世纪经受近40年的时间洗礼,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价值观等不同新生命、新维度都在这个大IP里滋养繁衍,漫画、小说、玩具、电玩、服装、艺术作品和无止尽的致敬仿作……“异形”病毒传染影响了整个流行文化。(网路)
让观众害怕,这是底线;而“异形”的上限不仅是把令人不安和害怕转化为一种娱乐形式,更由恐惧与虚无引发形而上的思考。这一次,抱脸、穿喉、破背、刺胸……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无处不在。
在“吓一跳”的背后是对科技至上、人是万物之主的挖苦;内心的恐惧是一面最好的镜子,提醒人类反思。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前传系列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单词;AI:人工智能
温故而知新,看《异形:契约
《异形契约》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