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的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
[《幸福的理由》]活下去的理由
一:[活下去的理由]让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作文
前几天,在红袖网站读到一篇关于农夫出身的广东青年诗人吾同树自缢身亡的事情,让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感慨万千。他若是我的孩子,我真期望他的思维能停留在孩童时代,简洁而欢乐的生活。艰苦的童年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走过来了,到了29岁却因房贷不堪重负,当重新找到工作的时候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其间还生过病,失过业。活着,真的这样难吗?
他的死亡,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大致是说有一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报社做编辑,二儿子在办公室做文员,三儿子在学校当老师,而这家的父亲开了个杂货铺。平日里,开杂货铺的父亲却周济着三个儿子的生活。故事很经典,完全跟现在的生活状况很相像,拼足了力气,考上了高校,读完高校好不简单就业了,却不如一个没有上过什么学的人挣得钱多,一年的工资下来也买不起几平米高价上涨的楼房。学问分子的价值远远小于曾经的付出,有时你选择了精神的富足,就注定要过一种清贫的物质生活。学问分子,你做好贫困的预备了吗?
这个社会一般的学问分子已经变得不值钱了,当然那些顶尖的可拿高薪的学问分子除外,值钱的是你的身份背景,好多的聘请单位竟然也打出了有社会关系者优先录用。真是联系的社会啊,假如你跟某些上层人物没有什么关系,单位用你就办不成什么“大事”了。经商的聘请人员,期望招到能和税务扯上关系的,便利减免点税收,以增加收入;做工程的期望能聘请到与质检部门有亲戚关系的,以便利工程“质量”能顺当通过;报刊杂志类的期望能聘请到与大商人有关系的,以便多拉广告赞助赚取广告费。而农夫的儿子吾同树除了靠点真才实学,什么也希望不上的,工作难找也最简单失业,满腹的才华与低廉的工资形成鲜亮的对比,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本人的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
尤其是写作类的学问分子就更不值钱了,任何一部绝美的作品都象是一件华丽的婚纱,漂亮,美丽,好看吗?好看,但是没人会买回家里穿,结婚时有时会用上一回。这是件只有精神付出没有多少物质享受的苦差事,由此看来,写作真的不能当饭吃了,当这类学问分子面对工作茫然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吾同树是被穷困逼死的,他那份工资除了还房贷,就没有饭吃了。死前还生过一场病,饭尚且没得吃了,他哪里还有钱去生病啊。不少农村学问分子挣的工资除了吃饭房租,便所剩无几了,病是生不起的。然而他是个摆脱不了生病的人。他颓废了,被生活搞得焦头烂额,所以他选择了死亡,躲避现实,留下了可怜的老母亲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他的母亲或许并不需要他飞黄腾达,要的是他活着。城市的喧嚣与浮华,让他忘却了在家日夜期盼儿回的母亲。
其实大城市的房子,我们买不起,可以回到母亲身边住啊,农村建个房子也不过几万元,买不起可以暂租房啊,还不起房贷,付点房租该是没问题的,何必逼自已走向不归路呢?生活目标完全可以定得低一点,等到有了实力,一步步的再向高处迈进。一个刚毕业没有几年的高校生,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工作经历,让自已的工资水涨船高,从而实现自已的更高的物质享受。目标定的过高,与残酷的现实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承受不住压力了便会走向死亡。新时代的高校生,怎么可以做了房奴,莫非我们就不能够放下房债而让自已活得轻松一些
[《幸福的理由》]活下去的理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