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刘霞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这些作品不但描绘了迷人的景色, 而且蕴涵着作者真挚而又浓烈的情感。色彩明丽、诗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颂歌;《济南的冬天》,山美,水美, 树美,雪美……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三峡》篇幅虽短, 却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夏季。《古代诗歌四首》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精美的景物描写、独特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与诗人同喜共悲。学习这个单元要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 品味美的语言;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诗文文质兼美,是绝佳的朗读材料,要在朗读中体味感情。本单元的写作目标是要求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爱与敬畏, 走近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把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具体、生动,就会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能带着美好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能品赏散文精彩生动的语言,加以点评与积累,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力求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能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状物抒情的写法。能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确定各种专题并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参与说话活动,使语言具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打动别人。单元课时安排单元整体学习 1 课时《春》 2 课时《三峡》 1 课时《济南的冬天》 2 课时《夏》 1 课时写作 3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 课时单元专题小结 1 课时根据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和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1、“我的四季”从四季中选取感兴趣的季节,收集与之相关的材料,编制一期如“春意盎然”、“夏日火焰”、“秋日私语”、“冬日浪漫”“等为专题的壁报或网页,组织与此相关的散文朗诵会等。 2、“季节与文艺”收集与“春夏秋冬”相关的诗文、图画、影视、音乐等,探究各个季节在文艺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及作用。 3、“季节的地方色彩”以《济南的冬天》为蓝本,探究“同一季节,不同的地方色彩”。请学生收集描写同一季节,各地不同景色的文章,并借鉴它们的某些写法,描写家乡这一季节的景色,最后将所有文章编辑成册,为其设计画面,题名写序等。 4、“三峡的未来”学习了《三峡》后,组织学生展开“畅想山峡”的研究活动,要求学生对照课文,尽可能地通过上网或在相关图书里查找资料,学会收集、保存、归纳、分析、整理并应用文字或图片畅想 2009 年三峡工程完工后山峡的景色。《春》是贮满诗意的美文,要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审美阅读。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深入文中,去寻美、品美。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培养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可在自主学习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协作组的形式多角度赏析美文,并为文配诗、配画。通过个性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读读—说说—写写”,本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 它的着眼点是“说”和“写”,即应用。“读”是为了“说”和“写”。也许只是一句生动的比喻,或许只是一组富有文采的句子, 却会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我也可以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 1、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析美点,必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定会发现短小的篇幅中,包涵着无限丰富的世界。而教师则是学习的合作者。 2、七年级学生学习古文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的过多讲解势必剥夺他们的自主权。因此组织学生根据页下注释及工具书进行协作学习,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共同探讨中加深理解。教师则适时加以指导。 3、从了解到赏析再到创造,让学生神思飞越,畅想 2009 年“三峡工程”结束后三峡的美景,过去、现实和未来的完美结合,文学、科技的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美妙的意境。 1、围绕“朗读—品读—背读”三个环节设计。没有充分朗读,便品不出味道;品不出味道,背诵也便成了死记硬背,成了学生的负担。与其说这是一种教学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传授给学生的
多彩的四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