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浙江初中科学-初一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 4
第四讲 知识回顾——化学
第三册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及其特征
(1)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2)区别: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分层,不稳定,不均一。
2、溶液的电离
      电离: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溶液的电离              1.书写
         电离方程式:
               
3、溶解度
(1)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温度不同,溶解度大小不同.
标准——“在100克溶剂里(一般指水)”.因为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成正比.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指溶质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单位——“溶解的质量(克)”.溶解度的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4)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根据物质在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S表示溶解度)分成四个等级。
20℃,S
大于10克
10~1克
1~0.01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表(会查看).
溶解度曲线代表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②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着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2 / 4
曲线上面: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
面:
     曲线下面: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4、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公式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常见计算类型
(a0溶液的稀释和浓缩
  ——浓溶液质量
——稀溶液质量  ——浓溶液质量分数 ——稀溶液质量分数
(b)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c)溶液体积、质量、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a)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b)实验步骤:①计算 ②称重 ③溶解
第四册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3 / 4
物质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夸克
 
(2)在原子中有如下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浙江初中科学-初一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ohuer
  • 文件大小1.42 MB
  • 时间2022-0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