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防雷击电涌保护讨论 (2).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防雷击电涌保护讨论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促使建筑物不断地向智能化兴建和发展。建筑物智能化在我国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近5年,智能建筑技术在国内几乎所有的高层建筑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我国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的时间较短,起点较低,所以我国的智能建筑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雷电引起的外部侵入造成的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尤其是抗雷击电涌能力差。如不加以有效防范,无法保证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国内许多资料均反映了由于未重视建筑物内部防雷击电涌保护,引发了许多重要建筑物内中央计算主机、微机、程控交换机及各终端接口故障,造成了许多重大损失。所以,目前关于智能建筑的雷击电涌保护可靠性及安全运行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据统计,到2002年底现有智能建筑中,有约80%以上是按国家标准1994年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来作为设计规范的,该规范已不能较好的满足信息时代对建筑安全防雷设计技术的要求。所以,2000年国家对原1994年版标准作了较大的修订。但由于现有许多智能建筑仍是按1994年规
2
范设计已建成的。所以,对这些建筑增强其防雷击电涌保护就成了很重要的课题。本文仅针对此点作一些研讨。 2. 雷击电涌保护基本概念 2. 1防雷区(LPZ)概念 防雷区(LPZ)概念首先在1992年国际防雷会议上提出,LPZ根据由外及内雷电解量大小分为4个区。在LPZ区概念中,最需要注意的是LPZOB区,它指的是在避雷保护范围内,但裸露在建筑外任何屏蔽区域(如窗户),这个区的电气设备是最易遭受雷电波侵入的。 2.2雷电电磁脉冲及电磁干扰概念 雷电电磁脉中(Lightning Eiectromagneticmp use,缩定LEMP)是雷电产生的暂态过电压、过电流物理量的总称,这些物理量产生的现象即为电涌(Surge)。这些概念属于基础概念,在本讨论中,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电涌来源除上述的来自外部的电涌外,还有来自于建筑内部的电涌,如空调机、电梯等电感负载在断路过程中产生的暂态电压等,这类来自内部因素的电涌不适用于防雷击电涌保护,应作另行处理。 3. 雷击电涌保护措施 建筑物防雷击电涌保护措施有屏蔽、接地等电位连接、泄流、钳压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中,我们应重点注意如下问题: 3.1屏蔽措施 屏蔽有电场屏蔽和磁屏蔽二类,应按不同的施行方法处理。依室内不同系统及设备要求采用相应的具体屏蔽方法,信息系统相关设备应必须且仅安装在经屏蔽处理后的安全空间内。 3.2等电位连接措施
4
雷电暂态过电流在流经路径上引起暂态电压升高,极易引起雷崩式击穿放电,危害极大。所以,我们在电磁干扰强度不同的二毗邻的防雷区(LPZ)交接面处应特别注意等电位连接,使之彼此之间电位尽量维持在地电位水平。这个问题在国内的智能化建筑物系统中比较突出,应引起特别注意。 3.3综合保护措施的应用: 现有国际上和国内是新的防雷击电涌保护理论,都提出了没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应采用内部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防雷击电涌保护讨论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