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大学生爱国教育.docx新生代大学生的爱国教育
(一)世界化浪潮下大学生爱国意识表现出的新特点
世界化浪潮的冲击,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得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出现了一些值得注重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个人本位”思想导致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弱化随着经济世界化进程的加快,西方以“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冲击着我国传统的以“社
会本位”的价值观,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表现出功利化的趋势。虽然在2008年祖国灾难持续的时候,我们的大学生整体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爱国心和坚韧心;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凡事从“我”出发,一切以“我”为中心,崇尚“自我中心主义”,他们认为“个性”与“自我”才是个人
价值最好的实现方式。所以,有的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信奉“
60分
万岁”、对一切集体活动抱着“没兴趣、无所谓”的态度,把大学美好时光浪费在吃喝玩乐中;
有的大学生将担任学生干部、加入党组织定性为增强今后工作竞争力的筹码,为自己积极争取荣誉,在老师与同学面前表现不一,没有真正做到“为同学服务”;有的大学生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拼搏上,忙着考证、顾不得打扫宿舍卫生,忙着考研、担心入党会占用学习时间,忙着外出社会实践、害怕参加集体活动会影响个人利益的获得;有的大学生在择业阶段抱着“坐、靠、等”的思想,成天呆在宿舍睡觉、上网打游戏、到球场打球,毕业后加入“啃老族”大军,毫无意识要为父母减轻家庭的负担。当今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低,他们不能准确地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能准确地理解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也不能准确理解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使命。上述的这些个体都过于强调自身利益,而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更谈不上民族责任感
了。这些思想虽不是主流,但多少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身上民族责任感的缺失。
文化霸权主义导致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西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国家归属感,而民族认同感、
国家归属感的最初来源和根基,就是对我国优秀文化和传统的认同。在经济世界化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利用世界各国增强政治、经济等领域密切交流的局势,凭借经济、科技、语言等优势,竭力将资本主义价值观点、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输出到世界,使得其在经济上的盘剥和文化上的殖民结合这个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一贯做法显得更为隐蔽。
他们也竭力对我国实行文化渗透,将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作为西方强势文化的主要卖点,造成一部份大学生产生“西方文化才是最先进的文化”的印象,将兴趣点聚焦于外来思想和文化上,并衍生出所谓的“非主流文化”。网络时代,“90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几乎没人写过信,一般使用QQ和手机短信聊天交流,并在互联网上造出各式各样的网络语言和符号,称之为“火星语”;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存有着相当部分的“哈日族”“哈韩族”,掌握英语水平超过汉语,成天学着“山寨版”方言,我国的四大名著却无人问津。这些现象在本质上潜伏着中华民族和文化丧失掉的危险。值得讽刺的是,国外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把我们老祖宗的文化遗产抱在怀里——全美著名大学中,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无不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美军的最高学府国防大
新生代大学生爱国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