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都有高情商.doc好老师都有高情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教育方法因人而异, 但好的教育必定是有感情的教育。我最近阅读特级教师吴非的著作《致青年教师》,对此深有感触。该书初版于 2010 年6 月,五年中印刷 21 次, 销售 15 万册, 最近再次重版。我明白了这本书为什么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这是一本有情感温度的书。“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确实如此,这本书里都是一些平常人、平常事, 但都是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吴非老师絮絮叨叨的无非是一个话题: 教育是人学, 好的教育是有感情的教育, 所以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培养自己的情商。“情商”这个词没在书里出现。老人教了一辈子的书, 不懂或者是不愿意说这些“洋气”的名词, 笔者冒昧以“情商”来概括,只是为了叙述方便。一、原来“你”并不孤独“你说, 班会上你没能忍住内心的悲伤, 你哭了, 因为看到学生的冷漠, 因为看到一些学生缺乏羞耻感, 你感到痛心, 感到无能为力。你后悔自己的哭,你一再埋怨自己太软弱,没能在学生面前控制住自己。”这是本书开篇《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的第一段。一位青年教师,感情外露而在学生面前落泪, 他觉得自己过于软弱了。他苦恼、后悔。我们都有过故作坚强的时刻, 情绪的压抑并非好事, 终究会在达到临界点的瞬间突然爆发。吴非不仅懂, 而且他的仁爱恰如春风细雨, 可以抚平青年教师的心潮澎湃。他说, 我也在课堂上哭过, 老师也是情感正常的人; 他说, 哭泣与落泪未必是软弱;他说,不要忍,就让你的眼泪流下来;他说,相信你的学生, 他们的情感仍然可以唤醒……这是长者的智慧, 过来人的经验, 更是递到手里的一份温暖: 我和你, 是一样的, 我们都想做好, 但我们不一定能成为想象中的自己。这不是我们的错。这时候,我们可以哭, 把负面的情绪宣泄掉之后,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我想,这位青年教师一定能够放下心理包袱,坦然面对自己的情感, 同时也能更好地正视学生, 师生的心渐渐地会更加贴近。这本书中有很多篇文章, 《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志趣》《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你为什么不快乐》……都采用了这种接近谈话的方式。吴非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开出一剂剂的良方。“情商”首先就是一种管理情绪的能力。这些文章里的“你”或许在当时是有确指的,但现在“你”具有了普遍性,“你”知道了, 原来“你”并不孤独, 你担忧的、你焦虑的、你探索的, 也是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你”正在担忧、焦虑、探索的。你的淤塞疏通了, 你的闷气蒸发了, 于是你一天都带着微笑在工作, 然后你发现领导并不那么烦,学生也不那么混,很多问题也变得容易解决。《致青年教师》让我想起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以诚挚的态度与读者谈心, 谈来谈去都是做人的道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凝聚着前辈对后继者的殷殷期盼。朱光潜说, 青年人要避免陷入厄运, 这厄运是一部悲惨的三部曲: 第一部是悬一个很高的理想, 要改造社会; 第二部是发见(原书用的就是“发见”,通假吗?)理想与事实的冲突;第三部便是理想消灭, 意志向事实投降。很多人的人生都是重复这样的老路, 满怀热情地开始工作, 然后发现现实不尽如人意, 最后渐渐失望、消沉。如果青年人能得到长者的及时指点、提携, 这无疑是莫大的幸运啊!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面对的是各色各样的学生,那么这种幸运就不仅是青年教师的
好老师都有高情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