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 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是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 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 7%~21%, 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地震波: 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 P 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 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震级: 是按照震源放出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地震等级, 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越大。一般采用的里氏震级标准是用下式计算的: logE =+ (E) 为震源放出的总能量, (M) 为震级。震级同能量成对数关系,震级每差一级,能量差 32 倍。?烈度: 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它同震级大小、震源深浅、所在地区的岩石地质构造情况以及震中距离有关。地震烈度由弱到强分为 10 度或 12 度,我国使用的是 12 度烈度表。各级的表现特征、相应震级、释放能量见《地震烈度、震级及年度次数对照表》:
地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