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牧场”的自然本味
舍客农场:成人世界里的童年幻想
土壤、树木、花草、空气、水等等,不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中的事物抱有最初的一段原始记忆。“人们将土壤、树木从自然中取出,建造房屋,制造工具,让土壤变成了墙壁,树木变成柱和梁。” 日本著名建筑与工业设计师黑川雅之以设计师的角度,解答着我们愈加渴望亲近自然的原因,“而这些土壤和树木是人们想找回最初的感觉,触摸也好,嗅闻也好。像我们在婴儿时期用舌头舔东西去理解这个世界一样,让全身心的感觉来主导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感觉来唤醒失去的、沉睡的野性。”
农场对于人们印象的最初,多是像经典电影《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中西部乡间的情境。与现实中水泥钢筋、食之“无味”的蔬菜水果、环路的汽油味还有浓厚的雾霾屏障相比,我们对土地、果香和清新空气的记忆几乎成为最吝啬的童年回忆,那些电影里、回忆中的美好慢慢变成了童年幻想。我们渴望回归,却无处寻找。
“舍客农场”就是隐秘在城市中的世外园区,是北京城市中一个令人仿若走进童话农场般的地方。农场有着一个不太明显的入口,但是电子导航可以准确带我们驶入一条绿茵浓密的小径,走进这个“童话农场”的大门。走下车,一眼望去是远处的南山,紧接着是农场里最大的一片低垂着晨露的草坪,草坪上有一座铺满细沙和玩具的木亭子。正在翻种的除菌土地上停靠着农耕用的小拖拉机,一只小哈士奇在拖拉机旁晒着太阳睡着懒觉。农场北面是一幢幢被粉刷成精致可爱的温室农棚 “舍客小站”,透过农棚可以看见一群小麦肤色的年轻人正忙碌地弯腰,他们叫自己“舍客人”。
他们是憧憬或眷恋乡间田园生活的一群“八零后”,“舍客人”自称是这个时代渴望亲近自然的城市新农人。他们选择了北京密云郊区南山下一片依山傍水的土地,作为他们在这座城市里唤醒野性的自然栖息地。他们的初衷是希望更多的城市人类与孩子们能够利用周末时光亲近土地,卷起袖子、撩起裤管,透过亲自体验农作农耕,让成年人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孩子们认识身边更为真实、却陌生的自然。
舍客小站:孩子们心爱的“31个魔术场”
“舍客小站”分有十七个日光温室,十四个春秋农棚,每走进一站都像走进一幢马戏团的魔术场。有种满多肉植物的世界,有红橙黄绿的果蔬天堂,也有铺满玉米沙滩的阳光暖棚,还有阳光躺椅、木质秋千的茶园书房……可是不论打开哪一扇“魔术场”的门,扑鼻而来的一定是土地的香气,映入眼帘的一定是满目生机的天然草坪。
同行的小女孩一直在问她的妈妈: “这个是什么?”“这是薄荷。”“那个是什么?”“辣椒。”“妈妈,那这个呢?”“……这个妈妈也不知道。”此时会有“舍客人”跑来热情地解答,介绍这些植物的属性、种植方式、食用方法等等。除了许多常见的果蔬,还有苦菊苗、紫背天葵、马齿苋等少见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温室农棚里等着被发现、被提问或者被采摘。
对于孩子们最快乐难忘的事情,莫过于从未经历过的体验。作为他们生命里最亲密的父母,更是不可缺席的陪伴和共同成长的好时机。不论是健康自然的谷物乐场 玉米沙滩,还是根据“舍客人”创作的
北京“城市牧场”的自然本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