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0章5化痰止咳平喘药演示教学.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概念:

、气喘的药物叫止咳平喘药
、气喘都是肺气的通畅性受阻或咽喉受到一些 外邪的侵袭、损害而致;但痰证十分复杂,需要特别注意:
痰----是体内津液凝聚而成的一种粘浊性水湿,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具体说:(1)呼吸道分泌物
(2)指病因、病证
痰证----没有十分确切的概念,是指痰涎停留于体内的病
证,都因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吸收排泄障碍所致。
:咳嗽痰多、痰饮气喘,
胸脘痞闷、胁肋胀痛,
心季呕吐、癫痫惊厥
瘿瘤瘰疬、中风、阴疽
根据病性,临床分为:寒痰证
热痰证
所以本节药物分为三类进行讲解,即
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半 夏
温化寒痰药
药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
功效主治:
 ;
 ;
 。
 此外,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功用也稍有差异。法半夏偏于燥湿 健脾;清半夏偏于化痰;姜半夏偏于止呕。
:治疗湿痰,常与陈皮、茯苓配伍,如“二陈
       汤”;治疗寒痰,常与细辛、干姜配伍。
:适用于多种呕吐症候。
治痰饮湿浊阻滞之呕吐,常与生姜、陈皮同用;
治胃寒呕吐,常与生姜、丁香等同用;
治胃热呕吐,常与黄连、竹茹等同用。
:有宽中消痞,化痰散结之功。
治热痰互结,胸脘痞闷、胀满疼痛,常配瓜蒌、黄芩等
        清热解毒药;
治痰气郁结,如梅核气,配疏肝解郁的柴胡等;
治瘿瘤、瘰疬、结核,常与海藻、昆布同用;
治疗痈疽、发背、乳痈,常用生半夏研末外敷。
温化寒痰药
天南星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有毒。入肝、脾、肺三经。
功效主治:

:治风痰阻滞经络的半身不逐,口眼歪斜。

风痰咳嗽
顽痰咳嗽
湿痰壅滞
疮疖肿痈----生用,醋调制外用
毒蛇咬伤----鲜品捣烂,加雄黄、白酒
药用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地下块茎
温化寒痰药
旋覆花
性味归经:苦辛、咸,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治痰饮蓄积之咳喘痰多病证。
-----治脾胃气虚,痰湿上逆,呕吐咳喘之证。
温化寒痰药
药用菊科植物旋覆花、线叶旋覆花或大花旋覆的干燥头状花序
白 前
药用柳叶白前的根茎。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入肺经。
功效主治:
-----治咳嗽痰多之证
-----治咳逆气喘之证。
温化寒痰药
2)清热化痰药
性能:此类药物都属寒凉药物,具有清热化痰作用。
适用:痰火郁肺而引起的咳嗽胸闷,痰液浓稠,咯痰不爽,以及痰热引起的惊厥、癲痫、中风、瘿瘤、瘰疬、痰核等。
注意:脾胃虚弱、寒痰、湿痰病证不宜。
贝 母
药用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或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清热化痰药

10章5化痰止咳平喘药演示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young
  • 文件大小1.25 MB
  • 时间2022-01-07
最近更新